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险”的松花蛋

(2011-09-02 11:56:49)
标签:

松花蛋

健康

分类: 2011年8月

       《科学实验室》2011年8月24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它真的是最恶心的食品吗?
多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背后,
它为何又被指为元凶?
是天生的“杀手”——
“它上面很好看的松针“
就是因为有这个氧化铅
还是风味独特的美食?
“我就特别爱吃这个味道”
是传说中的“魔鬼之卵”,
还是被埋没的营养新秀?
“跟鸭蛋相比多了很多矿物质 氨基酸”
《科学实验室》为您揭秘——
餐桌上的“毒”蛋。


正文

    天气热的时候,好多人都把凉菜当成了餐桌上的首选。今天我要跟您说的就是:凉菜要是吃得不对,也会引起大麻烦!下面我要说的几档子事儿,都是因为有人吃了同一种凉菜、而引起了食物中毒。而这种凉菜就是它——松花蛋。

    松花蛋,作为清凉泻火的一道菜肴,可是炎炎夏日里许多人的最爱——但别忙,这松花蛋好吃是好吃,您敢吃吗?记者在上网时发现:每年夏季都是松花蛋中毒事件的高发期……这餐桌上常见的消夏美食,为什么会变成致人死地的“毒药”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皮蛋在烧制过程中会用到碱,碱和蛋白结合会产生松针,同时还要添加黄丹粉,也就是氧化铅,所以说皮蛋里面会有铅。”

    原来,引发这一系列中毒事件的,是松花蛋在烧制过程中混入的一种物质——氧化铅,俗称“黄丹粉”,松花蛋表面像松针一样的花纹,就是在它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黄丹粉如果使用过量,就会导致另一可怕的后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咱们国家在皮蛋的含铅量上是有标准的,一千克的皮蛋中氧化铅的含量不应超过3毫克,如果氧化铅过量,同时你又长期吃的话,就有可能成为慢性的铅中毒。

    如果您对这个铅中毒还不太明白,咱们一起来看这样一张图。您看,引起铅中毒的途径一般有这么几个:吸入含有金属铅的废气、饮用被金属铅污染的水、还有就是食用在这些环境中生长、也间接受到污染的农作物。铅中毒会引发肠绞痛、贫血和肌肉瘫痪等病症,严重时还会发生脑病甚至死亡。而咱们今天说的这个铅超标的松花蛋,跟大气、水、农作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由于特殊的制作工艺导致的。
    说到这儿,您是不是对这松花蛋也有点儿“发憷”,不太敢吃了呢?

    超市观众:“现在都是无铅皮蛋了,基本上都不含铅了,无铅的, 就是没有铅呗。”

    您听听这位大姐的口气,认定配料中不含铅的松花蛋就是安全的。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我们说这无铅的皮蛋并不是就真的不含铅,而是说它里面的铅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专家告诉记者,所谓的无铅松花蛋,只是说其中氧化铅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不在引起中毒范围之内。如此说来,要是能挑到含铅量最少的,岂不是最安全?可这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含铅少呢?记者一番调查后发现,大家挑含铅少的松花蛋主要有三条:看蛋壳,黑点多的铅就多;看松针,松针茂盛的铅就多;用手掂,发空发飘的质量差……那用这些方法就能挑出含铅量少的松花蛋吗?咱们这就请专家给鉴定一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我们说这铅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蛋壳外面,一个是蛋壳内部,蛋白和蛋黄上还是比较少。咱们挑的时候,首先可以看这蛋壳上的黑点,你看我右手的这个 黑点就很多,左手这个基本没什么黑点,黑点多的 铅就比较多。”

    松花蛋表面和蛋壳内膜上的黑点,就是氧化铅留下的痕迹,所以咱们挑的时候要尽量拣黑点少的——“看黑点”这招,顺利过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至于松花的多少呢倒不能作为含铅多少的标准,松花多少 主要跟烧制时蛋白和这个碱的凝结情况有关。
其实松花越茂盛,这皮蛋皮质越好。”

    这么说,单凭松针多少判断含铅量,可就要冤枉不少好松花蛋了——“看松针”这招,不可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另外就是可以用手掂一掂,好的皮蛋弹性比较大。”

    这一看,二掂的方法,主要用于购买松花蛋时的精挑细选。咱专家还推荐了一招,用于买回家吃之前的再次把关,就是——试口感和闻气味:发涩发苦的含铅就多,口感清香、气味正常的含铅就少。

    您记住了吗?我再帮您总结一下,怎么能挑到含铅少的松花蛋呢?首先是看黑点,这黑点太多的不能买;其次是用手掂,发空发飘,没有弹性的不要买。最后就是——您得亲自尝一尝。但可别尝得那么实在,先试一小口,如果口感发涩,同时有刺鼻的气味,就不要再食用了。
 那么,是不是按照专家的方法来挑松花蛋,就可以不用担心中毒,大吃特吃了呢?我要告诉您的是,现在放心还为时过早,因为这松花蛋的“危险”之处,还只说了一半,更严重的“险情”还在后面。

    刚才说了这松花蛋怎么挑,可是就算您学会了,还是不能忙着大吃特吃,因为光会挑松花蛋,只能化解松花蛋的一种“险情”——铅中毒。您别看这松花蛋长得貌不惊人,它的“杀手锏”可多着呢,专家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家五口一顿平平常常晚饭,却导致四个人饭后都出现了腹泻、高烧等症状,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松花蛋中毒。这是今天咱们第二次说到松花蛋引发中毒了,而且这次松花蛋“惹祸”的原因——跟铅超标无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皮蛋是用鸭蛋做的,它表面也有小的气孔。夏季高温,很容易发生沙门氏菌的污染,就会出现一些恶心 腹痛的中毒症状。”

    您瞧这一次,松花蛋制造“中毒事件”是——沙门氏菌感染,对付它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沙门氏菌它有一个致命特点,怕高温,温度高它就死亡了,所以我们可以加热,70度的话5分钟,60度的话10分钟。”

    专家推荐我们,夏季吃松花蛋时不妨上锅蒸一下,利用高温将沙门氏菌杀死。或者,采用热加工的方法,将松花蛋做成菜或粥,既能换换口味,也能避免细菌中毒。

    听到这儿,恐怕有的朋友要说了:这松花蛋太吓人了,又是铅超标,又是细菌污染的,干脆不要吃了。您还别说,对这松花蛋,有人还真就是一口都不碰,不过人家可不是怕有毒,而是——受不了松花蛋的长相和味道,前些日子有一个”全球最恶心食品”的排名,咱们的松花蛋就榜上有名,而入选理由是因为它“长相可怕,味道怪异,像‘魔鬼下的蛋’”,您听听,这松花蛋还真成了“争议人物”了——有人爱吃得不行,有人还真就接受不了。但说到底,这长相和味道的好坏全凭您个人喜好,咱们最该关心的是:这松花蛋究竟有没有营养价值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在从鸭蛋烧制成皮蛋过程中B族维生素被破坏了,但矿物质的含量增加了,同时氨基酸的种类也更丰富。”

    不仅如此,清代医书《医林纂要》中记载,松花蛋能“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特别适合夏季食用。

    您瞧,这松花蛋的好处还真是不少,您还真别因为它——危险系数高点儿,非议和骂名多点儿,就从此不下筷子了。咱们只要把好两道关——挑的时候用我们推荐给您的方法,做的时候尽量加热食用,就完全能够放心地品尝。另外提醒您一句,这松花蛋属于寒凉之物,老人和儿童不要多吃,一个星期吃一次,一次别超过两个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