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 2011年5月31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过往案件的分析,
他们的说法惊人一致——
“6岁的孩子如果使用儿童座椅的话
至少不会死亡”
“她要是坐在儿童座椅上
我觉得可以避免死亡”
首次体验的新鲜事物,
他们的反应大相径庭——
“紧,太紧了”
小小一把椅子,
真能保证车内儿童的安全吗?
“一旦发生碰撞
儿童座椅就会起到保护作用”
《科学实验室》带您探究——
英菲尼迪车祸背后之儿童安全座椅
正文
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跟您聊了安全行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装备——安全带。可是有一类人群,即使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安全带,也无法在事故发生时得到有效的保护,相反还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这类人群就是——儿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儿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汽车亲密接触,尤其是英菲尼迪车祸案中不幸遇难的6岁女孩珠珠,更加引发了人们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关注。那么,儿童乘车时真的无法使用成人的保护措施吗?明明叫安全带,为什么系到孩子身上反而不安全了呢?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如果儿童采用成人的安全带,安全带容易卡到脖子,一旦发生碰撞是很危险的,容易窒息,因为儿童的坐高和成人是不一样的。”
儿童和成人的生理差异导致安全带非但起不到保护效果,反而容易发生适得其反的惨剧。那么,有没有专门保障儿童安全的汽车用品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强调指出,如果英菲尼迪车祸案的当事人使用了它,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英菲尼迪肇事案遇难者,6岁女孩珠珠,案发时被母亲抱着后排,撞车后前身探出窗外,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现在呢,儿童都有专门用的安全座椅,这个座椅的骨架和结构都是专门经过碰撞试验认证的,这个6岁的孩子如果使用儿童座椅的话,应该至少不会死亡的。”
儿童安全座椅真的对儿童乘车安全有这么大的保障吗?记者专门走访了一家经营儿童安全座椅的店,没想到,店长陈先生对英菲尼迪车祸案的说法,与张教授的分析惊人的一致。
店长陈先生,经营儿童安全座椅七年,三岁孩子的父亲,从孩子出生起一直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店店长
陈先生:“那个车祸真是非常惨,但她要是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我觉得可以避免死亡。”
不过,陈先生的话让记者半信半疑,这究竟是商家的自我推销,还是对惨烈车祸的客观分析?与专家意见的不谋而合,是偶然还是必然?记者到访的当日,正好赶上两对父母带着孩子来购买座椅,他们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顾客1:“主要还是安全吧,之前抱着太热了,也不安全。”
顾客2:“抱着坐在后排,她总是动来动去,磕磕碰碰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没有安全座椅的情况下,家长带儿童乘车的方式基本是同一种——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或者后排,而正是这被所有家长认为最安全的姿势,导致了英菲尼迪车祸案中,6岁女孩珠珠的死亡。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一旦发生碰撞,那个冲力是非常大的,根本抱不住。”
我们来看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中的一组实验数据。当撞车事故以70公里的时速发生时,抱住一名3岁左右儿童(体重16千克)所需的力约为2500牛顿。这2500牛顿的力究竟有多大呢?我给您打个比方换算一下,您就清楚了,咱们平常拿起两个鸡蛋所需的力就相当于1牛顿,也就是说,在撞击瞬间想要抱住1个3岁左右的儿童,需要一次拿起5000个鸡蛋那么大的力量!咱们再来看看实际模拟场景中是什么状况:
我们再来通过模拟的事故场景对比一下坐在安全座椅和大人怀中的孩子,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高速碰撞发生时,被抱在怀中的儿童像一颗子弹一样迅速脱离大人怀抱向前飞去,而坐在安全座椅上孩子却明显受到了来自座椅的固定作用。张教授告诉记者,如果是坐在副驾驶的大人抱着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加致命。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我亲身采访过一个事件,就是孩子的奶奶抱着坐在副驾驶,倒车时把刹车错踩成油门了,结果撞在墙上,
气囊弹出来一下把孩子打懵了,送往医院的途中就死掉了。”
而像英菲尼迪车祸案中幸存母亲王辉那样,抱着6岁的女儿坐在后排,也是十分危险的。在发生撞击的瞬间,孩子从母亲怀里飞出,会先与前排座椅或两侧车窗发生剧烈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坐在后排也是一样的,没有安全座椅,又不能使用车上的安全带,一旦发生事故,也会在车内碰到其他的东西,产生很大的伤害。”
也就是说,儿童乘车时常见的安全误区有这么几种:使用成人的安全带,被家长抱着坐在后排,甚至副驾驶位置,以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地独立乘坐。这几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旦交通事故发生,它们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根本无法起到儿童安全座椅那样的保护效果。但是说到儿童安全座椅,在选择和使用上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根据国际标准,儿童安全座椅的型号是根据体重和年龄来划分的,1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的是提篮式座椅,而1-6岁的儿童应选择可调节高度的座椅,6-12岁的儿童则可以使用增高垫。只有孩子的体重达到35公斤,才能直接使用车用安全带,而且儿童安全座椅不仅在挑选时有严格的分类,安装中也必须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否则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碰撞实验室 主任 张金换:“儿童安全座椅怎么装是关键,一旦连接不好,事故发生时,也会脱离后排座椅。”
除了在选择和安装上要特别注意外,儿童安全座椅在使用中也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采访当天,记者就遇到这么两个有意思的小朋友。
男孩嵘嵘:“舒服。”
女孩点点:“紧,太紧了。”
虽说女孩儿比男孩儿娇气,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张教授说,这是他特别像提醒所有的家长:不同的孩子对安全座椅的适应性并不同,除了要尽早让孩子用安全座椅,耐心地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就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坚持,因为这把小小的椅子不仅是孩子乘车安全的保障,还能减轻家长开车时的后顾之忧。
店长陈先生:“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开车放心,注意力集中了,也就减少了事故发生。”
另外,汽车中不同的位置,发生交通事故时所受伤害的程度也不同。通常司机会出于本能,在发生事故时下意识往左猛打方向盘,让自己躲避事故,此时,副驾驶就是车辆中最危险的位置。相对而言,后排座椅更安全些,所以安全座椅一定要安装在后排座椅上。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我在这里要提前祝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更要对所有孩子的家长说:当您手握方向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车上有孩子。请不要超速,不要强行猛拐……孩子的幸福健康和快乐,需要父母的守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