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个用法解难题——丝瓜汁、香菜、苹果、木耳

(2010-12-16 14:22:31)
标签:

健康

分类: 2010年12月

《科学实验室》 2010年12月13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丝瓜汁润肺
香菜除口臭
用苹果刷牙
把木耳做成红花油
常见冬令菜的不常见用法
到底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好处?
今天
《冬令菜——不得不说的秘密》系列
告诉您如何将它们——换个用法解难题


正文


    昨天跟您聊了这冬令蔬菜的特殊吃法,其实它们不光能吃,还能——用!您要是用对了,还能解决不少难题!
 比方说热心观众王先生,他把丝瓜秧剪断后,收集流出来的丝瓜汁喝,据说清肺润燥的效果特别好。而且,他还想把这个偏方推荐给大家。不过这个方子到底是不是有此效果?我们还真得给您较较这个真儿……

    冬令菜:换个用法解难题——丝瓜汁润肺

    我们的记者也查了一下,《本草纲目》中记载:丝瓜确实有治疗喉闭肿痛的作用,只不过用法是将丝瓜研汁灌下。那么王先生介绍的这种用丝瓜秧取汁的方法,可不可行呢?我们特地去请教了一下中医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瓜藤滴下的汁确实有清热润肺的作用,丝瓜是凉性的,从(丝瓜藤)上面滴下来的水,从性到味和丝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对嗓子不舒服、嗓子疼、嗓子干呢有润养作用。”

    看来,王先生的这个偏方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过,专家特别提醒,喝这种丝瓜水的时候,还得因人而异……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丝瓜汁是性凉的,中老年同志、脾胃功能不是很好、体质特别虚寒的人不能过多地饮用,过多地饮用可能伤到胃,会胃疼或引起腹泻。”

    体质虚寒和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多喝丝瓜汁。即便没有这些问题的人,也不能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最好是一天喝一次,每次喝一小杯。

    如果您家里没有丝瓜秧的话,只要到巿场上买一些新鲜的丝瓜,洗净后榨汁饮用,也有同样功效。这种丝瓜汁的用量也是一天一次,每次一小杯。而且,这丝瓜水除了能清肺润燥,还有很多其他的妙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丝瓜对女性而言 是一个特别好的食品,丝瓜水在美容上有非常奇特的效果,丝瓜水搽脸 有养颜、养肌、去皱的作用,
而且去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示的。”

    丝瓜汁又有“美人水”之称,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所以您要想美容,最好也常用丝瓜水。
 做法也很简单,同样是用丝瓜秧里滴下的水,或者用新鲜丝瓜榨汁,然后加上一点蜂蜜混合一下。每天晚上把它均匀地涂在脸上,过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坚持使用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前面说的都是丝瓜汁的妙用,其实下面这样东西您肯定也不陌生——丝瓜瓤,平时我们都用它洗碗,但您可别小看了它,实际上,它还能这么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用来煎水可以治疗痛经,还有乳腺增生。”

    丝瓜瓤是指在丝瓜长成晒干后,形成的粗老纤维,学名丝瓜络。把它切成段,加水煎熟后饮用,可以有疏经通络的作用,对女性的月经不调、还有乳腺增生这些问题都有帮助,而且,产妇在生完孩子以后,如果有乳汁不通畅的问题,也可以用这个丝瓜络来熬水喝。
 除了丝瓜络,丝瓜籽也有一个奇特的用处……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那么这个籽也有药用的效果,孩子吃完以后可以打蛔虫。”

    丝瓜老了以后会结黑色的籽,这个籽一般人不会去吃它,因为它的味道不是很好。可它却是天然的打虫药。如果小孩子不爱吃也没关系,您可以用专家介绍的这个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专家  杜婕僡:“可以(把丝瓜籽)剥出来以后装在胶囊里给孩子吃,每次吃三十粒,一天吃一次就可以。”

    看到这,您就知道丝瓜的多种妙用了吧?种过丝瓜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植物特别好活。家住楼房的朋友,在花盆里一样可以轻松种出来。您要是也喜欢吃它,等明天开春的时候,不妨买点种子,自己种一点,丝瓜水能润肺,丝瓜瓤煎水能舒经通络,丝瓜籽还能做打虫药。实在是好处多多。
 另外这独具妙用的除了丝瓜,其实还有——香菜!如果您只是把它当佐料来用,那可是非常浪费的……

     冬令菜:换个用法解难题——香菜除口臭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主任 杨志旭:“香菜本身含能挥发的芳香成分,可以抑制口臭。”

    冬季干燥,容易上火,消化不良的情况也常见,这些都容易导致口腔有异味,香菜就能解决这种烦恼,不过,想让香菜真正起到抑制口腔异味的作用,我们最好还是──含服。而且,我们通过巧妙的搭配,还能进一步增强它的作用。

    根据香菜这个香辛料的特性咱们就可以用它自制一瓶口气清新剂,首先还是要把材料准备好。

    材料非常简单:香菜15克,甘草20克,干菊花10克,苹果一个,蜂蜜少许。在这些材料中,甘草和苹果都有去燥降火的功能,而干菊花性凉,可以平衡香菜的性味。这几种材料搭配在一起,就能进一步增加香菜抑制口腔异味的作用。
 然后把苹果切成苹果粒。
 有一点需要注意,最好别把苹果皮削掉,因为苹果皮不但营养丰富,它跟香菜一样,也含有芳香成分,可以和香菜同时起到抑制口腔异味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要把菊花和甘草一起下锅煮上十分钟。

    菊花和甘草煮开之后,再把切好的苹果粒下锅,一起熬煮2到3分钟。这是因为苹果本身不太耐煮,加热时间过长,香味成分容易被破坏。三种材料煮好之后,把汤汁倒出,放置2分钟之后,加入香菜和蜂蜜拌匀,等晾凉之后,就可以装进小瓶里,当作口气清新剂来使用了。不过这种自制的口气清新剂有保质期,平时要放进冰箱保存,放置三天之后最好就不要使用了。

    这种自制的口气清新剂还有一个好处,相对于市面上常见的清新剂来说,它的刺激性要小一些,更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
 另外,说到去口气,还有一样冬季常吃的水果,能起到刷牙的功效,您知道是什么吗?

     冬令菜:换个用法解难题——用苹果刷牙

    国家高级营养师 白石:“吃苹果的时候,如果小口慢慢吃的话,可以消灭口腔内的细菌,清洁口腔,从而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原来,吃苹果的时候细嚼慢咽,可以起到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作用。如果您用15分钟的时间来吃完一个苹果,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细菌消灭90%以上。而且还能让苹果中的营养被我们更好的吸收。
 但也并不是说什么时候吃苹果都要细嚼慢咽才好,有的时候,不仅得大口的吃,而且吃得越快越好。

    国家高级营养师 白石:“大口的吃苹果,可以增加胃肠的蠕动,配合苹果中丰富的粗纤维,可以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不过,那些烂了、坏了的苹果,您可不能这么用,更不能吃。即便是把烂的部分削掉也不行。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显微镜下它们有何不同。

    营养源研究所 张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烂苹果中好的部分也受到了细菌的影响,而且越接近烂的地方受到的影响越大。”

    您看,虽然我们已经把腐烂的地方削掉了,但是它周围的果肉也受到了细菌的侵蚀,吃了这样的苹果,很有可能会腹泻或者引发肠胃不适。所以,烂掉的苹果您千万不能再吃了!

    另外还有一点您得注意,放在一起的苹果,如果有一个烂了就会互相感染,所以您一定要及时把烂苹果处理掉。

    红花油您肯定不陌生,它能够活血化瘀,治疗关节肿痛。要是我告诉您,木耳也有同样的功效!您会相信吗?

    冬令菜:换个用法解难题——木耳红花油

    中国中医科学院 教授 杜婕僡:“木耳能预防脑血栓,就是因为木耳有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所以木耳稍作加工就能外用来治疗关节肿痛、 筋骨疼痛,我们可以叫它做木耳红花油。”

    那这个木耳红花油到底要怎么做呢?我们这就来学学!

    首先把木耳和着红糖捣烂成糊状,然后敷在关节肿痛的地方就能活血化瘀了。

    听到这儿您可能又有疑问了,为什么一定要把木耳里掺着红糖来捣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 教授 杜婕僡:“红糖是颗粒状,和木耳掺在一块儿在捣的时候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就能让木耳没那么滑,也就容易捣烂了。而且用红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红糖也有活血的作用,红糖加上木耳一块儿外敷,活血化瘀的作用就会更明显了。”

    这回您就明白了吧?这个木耳可一定得有红糖才能做成“木耳红花油”。您可别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原料!除此之外,木耳还能防止须发变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教授 杜婕僡:“木耳是黑色的,走肾经,能补肾,也就能起到黑发的作用,把它和同样是黑色的芝麻加在一块儿做一个木耳芝麻饮,它对须发早白很有帮助。”
  
    咱们现在就来教您做这个防止须发变白的“木耳芝麻饮”。
 首先准备原料:木耳60克、黑芝麻15克。
 第一步:把60克木耳用冷水泡发。
 第二步:30克木耳直接备用,另外30克木耳,放入锅中置中火上不断翻炒,等到黑木耳的颜色由灰转黑而且略带焦点时,起锅备用。
 第三步:将黑芝麻洗净,沥干水后放在锅中烘炒至香。
 第四步:将生熟木耳、黑芝麻放入铝锅内,加1500毫升清水。
 第五步: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30分钟,滤去渣,将煎液装入容器内代茶饮。
 这样煎熬出来的汤,就是“木耳芝麻饮”了。我们教您煎的是五天的量,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平时放在冰箱里冷藏就行了。

    还有一点您千万得注意,咱们刚才说的都是干木耳,而不是鲜木耳,鲜木耳里含有一种卟啉类的感光物,吃了之后只要被日光照射,就容易引发皮炎、水肿,严重的还会皮肤坏死。所以您千万记得别买鲜木耳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