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2010年12月3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流传数百年的古方
感冒的强力“克星”
它的配方到底是什么?
出自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什么食物与之搭配
还能使它效果翻倍?
感冒以后的应急方
又是什么?
《科学实验室》马上教您
药食联手 抵御感冒!
正文
昨天和您说了用大葱预防流感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再给您传授一道中医常用良方,据说它已经流传数百年,是个古方,而且效果非常好……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俗名玉屏风散确实是个古方,出自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有固表、益气、 温阳、补虚的作用。”
原来这个预防感冒的名方,就叫“玉屏风散”。顾名思义,这个药方起到的作用就是像一道屏风一样,帮您抵挡冬天的寒气,提高人体免疫力。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是由哪几味中药组成的呢?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玉屏风散共有三味药组成,就是黄芪、防风、白术这三味,起主要作用的是黄芪,升阳固表补气,白术是健脾化湿,防风抵御外邪,和在一起可以固表、
益气、 温阳、补虚,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通俗的讲,黄芪主要是补气,白术是健脾,而防风是抵御寒气。这三味药配在一起,一方面巩固了身体的底子,一方面起到抵御外寒的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
不过好多人可能吃不惯中药的味道,没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加入两样食材,不仅能把苦苦的中药变成美食,还能让药效发挥的更好!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牛肉是甘平温的,羊肉是甘温的,它们的性质和“玉屏风”都是相同的。从中医来讲它们是相使的,就是互相促进。”
我们可以在这味药方中加入牛肉或者羊肉,做成药膳!因为它们都是性质甘温的,和“玉屏风”的药性相合,可以互相促进。这样一来,药食联手,预防感冒的效果就更出色了。做法我们这就教给您。
原料:羊肉或者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
将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同时把上面的血沫撇掉。等肉完全变色之后,把它盛出来。
之后将黄芪、白术、防风放进锅里,煎煮20分钟。接下来把肉块加进中药汤锅里,加入适量的葱、姜、盐后,用小火再炖20分钟即可。
这样我们预防感冒的药膳就做好了。口感上佳,预防感冒的效果也十分出色,可是专家却说,这个方子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怕风怕寒怕冷,易出虚汗,容易疲劳,这类人更适合这个方子。”
如果您有专家所说的那些症状,怕风怕冷,易出虚汗,就说明您是气阳两虚,那么上面那道药膳是最适合您的了。
可是,如果您常有口干口渴,还伴随出汗这些症状,那么说明您正好相反,是气阴两虚的人群,如果想要预防感冒,那么您就必须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了……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在玉屏风的基础上,加上养阴的,比如说玉竹、麦冬、石斛、山药。”
食用的方法和刚才教您的药膳类似,先煮中药,在“玉屏风”里加入养阴的玉竹、麦冬等,熬出药汤之后再加入养阴的食物,比如山药,一起炖煮就可以了。
刚才给大家推荐的主要是起预防作用的药膳,对于已经感冒的人群就不适合了。那么专家针对患上感冒的朋友,推荐了什么良方呢?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荆芥、生姜都是辛温解表的,可以用它来做粥或者直接煮水。”
针对风寒感冒,荆芥和生姜就能起到不错的缓解作用,不过专家提醒我们,这一定要在感冒初期,刚一受冻就要马上食用,如果晚了药效就大大减弱了。
而且,我们推荐您,这两样食材最好和粥一起煮。这里面也有个来头——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就强调病人要啜“热稀粥”,意思就是说,让病人喝热粥有助于发挥药效。因为喝粥的时候,更容易发汗,有利于达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荆芥生姜粥的做法您可要记好了。准备干荆芥5克,生姜3大片,粳米100克。
将荆芥、生姜,煎煮10分钟。煮好后出锅,去掉药渣留下药汁。
之后重新接水,将粳米放入锅中炖煮,煮的过程中要不时的搅拌,以免粘锅。等到粥八成熟的时候,倒入已经煮好的荆芥姜汁,再小火炖5分钟即可。
其实,除了我们刚才教您的两个方子,如果咱们在日常饮食上注意搭配,也能提高身体素质,把感冒拒之门外。
北京海淀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岳沛芬:“冬天进入纳藏阶段,所以冬天要温补,以补为主,尤其在冬至前后(12月22日),可以吃萝卜炖羊肉、羊肉炖冬瓜、小鸡炖蘑菇,加一些八角、茴香、花椒。”
不知您听出来没有,专家给大家介绍的这些食物和作料都是温性的,所以冬天进补的大原则就是吃温热类的食物。比如肉类有羊肉、牛肉,蔬菜有茄子、山药,少吃寒凉类的,比如说黄瓜、苦瓜。掌握了这个原则,您就能自己在家进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