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2010年4月29日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又是尝鲜好时节
野菜究竟该不该吃?
对中老年人养肝、健脾祛湿和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想吃到健康的荠菜
为什么不能随便一挖了之?
这些菌丝体都可以渗入到植物体内,洗也没法洗掉
荠菜还有什么储存讲究?
又该如何烹调
能让它的好处加倍?
正文
眼瞅着最近几场春雨之后,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不光是出门踏青的人多了,去郊区采野菜的人也多了!
您瞧!眼见着天暖了,地绿了,大家伙儿尝鲜儿的活动也开始了。
记者:您好,您这是挖什么呢?
路人1:挖荠菜。这种菜春天吃营养特别丰富。
路人2:荠菜。
记者:有别的野菜吗现在?
路人2:有别的野菜。有苦麻。
记者:我看您挖的全是这个荠菜。
路人2:对。就这个荠菜多。
记者问了一大圈,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这“荠菜”来的!咱都知道荠菜是出了名的口味鲜美,大家伙这是想趁着荠菜正鲜嫩,采上一把饱个口福!那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吃的荠菜,除了口感好以外,对咱们的身体又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荠菜是一种非常好的蔬菜,对人体没有害处,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矿物质、以及钙,尤其是钙,我们中老年的人群大部分都是缺钙的,吃荠菜对补钙有很好的帮助。”
而且中医认为,荠菜本身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中国中医食疗研究中心 高级营养师
安红岩:“从性味上来讲是微凉,味甘、淡,从它的功效来讲它可以凉血、清热,像有肾炎水肿的、便血腹泻的这些,荠菜都有一些辅助疗效的。”
嘿,您听见没有,这荠菜不光味道好,营养价值也不赖。看来还真是应该吃!不过我们的专家在肯定了荠菜好处的同时,也特意提醒大家:只有挖到真正品质好的荠菜,才能有刚才说到的那些功效,否则不光吃不到营养,甚至还会危害您的身体健康!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采到真正的好荠菜呢?咱们先去看看大家都喜欢挖什么样的荠菜:
记者:怎么能挖到好荠菜啊?
路人1:啊,野菜多我就在这挖。
路人2:最好选没花的,因为有花就有点老了。像这种。
记者:我看有成片的和单棵的两种,您愿意挖哪种呢?
路人2:它们都是一样的,我愿意挖成片的,方便啊。
记者在现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荠菜有成片生长的,还有单独一棵一棵散生的,而大家除了会挑选没有开花的嫩荠菜以外,一般都喜欢挖成片生长的荠菜,因为省事、方便。但是没想到,专家却告诉我们:这恰恰是个有可能危害到您健康的误区!其实荠菜还是挖一棵一棵散生的好!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挖到的荠菜就知道了:
对比实验:
您看,记者手里这棵就是成片生长的荠菜,我们把它的叶子翻过来可以发现,它的叶子背面是白色的。而其他散生的荠菜,叶子背面却是绿色的。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在采荠菜的时候可以看见有些荠菜长的非常密集,一片一片的生的,那么像这种的话有可能是它的环境比较潮湿闷热,这时候荠菜容易染病,霉菌啊这些真菌类的病。”
敢情这成片生长的荠菜,叶子背面之所以会变成白色,是由于霉菌感染!不过看到这儿您可能该说了:不就是霉菌吗?吃之前洗一洗不就干净了?如果您这么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这些菌丝体都可以渗入到植物体内,洗也没法洗掉。”
所以说,您在采荠菜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散生的。因为它们通风、透光的条件都非常好,所以不光个头儿能长得更大,您吃起来也能更放心!
不过要想吃到真正健康的荠菜,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采荠菜的时间也有讲究!您看,现在是上午十点钟左右,已经有很多人在采荠菜了,咱们还是先来问问大家都是什么时候来的吧:
记者:您今什么时候就来挖来了?
路人1:早晨七点钟吧,遛弯,就过来了。
路人2:一大早就来了!
看来大家普遍喜欢一大清早就出门挖荠菜。那么,这个时间到底对不对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采挖荠菜一天最好的时候最好是在露水祛了以后,主要是考虑水分太多了以后采下来容易坏掉,所以一般选择露水祛了以后,上午十点以后到下午天黑之前都可以。”
您记住了吗?这挖荠菜可不是越早越好!为了防止水分太多沤坏了您的荠菜,最好过了上午十点,等露水完全干了之后再开始挖!不过,即便刚才说的这两样您都做到了,还是仍然不能保证荠菜的品质,专家告诉我们,还有一个环节更容易被忽视!到底是什么呢?
记者:您平时用什么装菜啊?
路人1:就塑料袋装。手头有塑料袋就来了。
拿塑料袋装菜,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了,不过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在采摘的时候盛装的器皿大家注意一下,尽量不要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封闭性比较好、不透气,又容易产生高温,这样很容易造成采摘的荠菜烂掉。”
这是因为野生荠菜不同于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它的生长环境比较复杂,很容易沾染一些微生物和细菌,如果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来装,细菌和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导致荠菜很快的腐烂。
而像这位女士的选择就能比较好的避免这个问题:
记者:您用的是布袋啊。
路人1:啊对,我原来也用塑料袋,
但是一拿回家全是水,
菜都捂黄了,白挖了。
这个布袋就没事,
采回去第二天弄都坏不了。
除了布袋,条筐、篮子、纸袋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如果这几样儿您手头正好都没有,也没关系,我们接下来再教您一个应急的办法,您看好了:我们可以在塑料袋里先均匀的铺好一层吸水纸,再把荠菜码进去就可以了。这样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走,也能延缓荠菜腐烂的时间。
另外采回家的荠菜如果一顿吃不完,储存的时候也得注意了:您一定要把吃不完的菜洗干净,用水焯好,然后放在冰箱里冷藏或者冷冻保存。
一说起吃荠菜,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妈妈做的荠菜馄饨,没错!咱一般都是用荠菜来包馅。不过呢这再好吃的东西如果总是一样的做法,也难免有吃腻的时候。今天我们就要教大家一种新吃法,不光味道鲜美,还能让您得到更大的好处!
让荠菜的好处翻番,这道荠菜新吃法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专家给荠菜配上了一个新搭档——山药。
中国中医食疗研究中心 高级营养师
安红岩:“山药是性平、味甘,对养肝补肾祛湿有好处,所以在春季中把荠菜和山药一起烹饪,可以加强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养肝、健脾祛湿和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道养生山药炒荠菜吧:
首先把山药去皮,洗净,切成片。荠菜去根洗净。
然后用葱呛锅,炒出葱香味之后倒入山药翻炒。
最后放荠菜,撒一点盐,大火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这道菜看起来一清二白,非常惹人食欲,您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也要挖点荠菜尝尝鲜了?但是,这荠菜到哪里才能挖到呢?别急!我们特意为您请教了专家,让他帮我们盘点一下北京周边能挖到荠菜的地区。您可一定记好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张本刚:“北京荠菜分布很普遍,比较多的是在农田的周围,真正到了山里边反而不见得多,大家采荠菜的时候要在农田周边阳光比较充足的环境中采,在北京的周边,比如像海淀区的北部、怀柔、密云、昌平和顺义,有农田的地方是比较多的。”
最后还要提醒您:公园里、小区里和公路边的荠菜您可一定不要随便挖,破坏绿化不说,它们还有可能被喷洒过农药!您最好是到距离公路几公里以外,阳光充足的农田周边采荠菜,才是比较安全的。另外因为荠菜的性味微凉,所以建议您尝个鲜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长期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