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吃入手防“两癌”

(2009-09-29 13:23:22)
标签:

乳腺癌

宫颈癌

莲子红枣粥

青白鲫鱼汤

健康

《科学实验室》 2009年9月26日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高发的癌症困扰着女性健康
“两癌”是指乳腺癌和宫颈癌
到底什么病因导致“两癌”高发?
预防它们可以从吃开始
原料特别的红枣莲子粥
做法简便的青瓜鲫鱼汤
两道药膳为何能分别预防两种不同的癌症?
对症食疗的关键原料又是什么?

 

正文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市各个区都在针对女性朋友们进行免费的“两癌”筛查,所谓的“两癌”就是宫颈癌和乳腺癌,它们的发病率一直都很高,不过专家说了,这两种癌症定期体检早发现是可以治愈的。而且除了体检以外,对付它们最好的手段就是日常预防。究竟怎么预防?

    首先咱们先说说这“两癌”之一的宫颈癌,它的病因是什么?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杨宝珍:“HPV的感染,其实就是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受细菌侵染,身体没有排出细菌的能力。”

    看来宫颈癌的病因是抵抗力弱的原因,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了,细菌停留在体内,患癌的机率就会增加。不过乳腺癌的病因就和宫颈癌完全不同了,那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晓君:“过晚生小孩,35岁以后才生的患病率较高。另外不生小孩或不母乳喂都是乳腺癌的病因,最主要的是吃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

    看来两种癌症的病因各有不同,其实说白了宫颈癌就是体质弱、免疫力低造成的,而乳腺癌是雌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其实两种癌症预防起来很简单,从吃上入手就可以了。这不,专家分别针对这两种癌症给我们推荐了两个不同的食疗方子。据说按照方子做出来的饭菜,不但好吃,而且还能把预防的功效发挥到最大。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预防宫颈癌用的是什么方子。
  
    就是它——莲子红枣粥。不过这里面的原料可没它的名字那么简单,除了莲子红枣之外,还有两种关键原料,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抗癌的功效才能显著……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薏仁米里含有薏苡仁脂具有预防宫颈癌的作用,菱角里含有一种叫AH-13的物质具有抗癌的作用。”

    专家说了,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药物都是从这两种食物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平时多吃些薏仁米和菱角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癌作用。闲话少说,到底这不同凡响的莲子红枣粥如何制作呢?
  先来看看原料:一小碗大米和泡好去芯的莲子,红枣有六到七个就够了,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两个原料:一小碗薏仁米和不到半碗的菱角粉。
  第一步:将大米和薏仁米洗好,锅内接水,大火煮开。
  第二步:开锅后,倒入去核的红枣以及泡好并去芯的莲子,改小火熬。
  第三步:粥熬好后,倒入菱角粉和红糖,充分搅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红枣、莲子补血补气,薏仁米、菱角粉抗癌防癌,再配上点红糖,专家给的这副食疗方子不但大补,增强免疫力,还能针对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体质弱、免疫力低进行滋补,还能使女性朋友们气色红润。

   

    接下来我们再和您说说预防乳腺癌的食疗方子:青白鲫鱼汤。这个汤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可以活血补气,调节女性内分泌。不过它的做法上却和咱们平时熬鱼汤不太一样……

    原料有:鲫鱼和丝瓜。
  第一步,我们将鱼收拾好,丝瓜削皮切滚刀块儿,
  接下来我们开始熬鱼汤。大家都知道,鲫鱼汤那是熬得越白就越浓,但是如果时间、火候不到位是很难熬得浓郁乳白的,而且汤里的营养也会打折扣。
      我们在做汤之前先把鱼在油锅里煸一下,然后再浇上水熬汤,这样鱼里的蛋白质就能很快地溶到水里,开锅就能使汤变白不说,还非常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您别以为这样就熬好了,另一个关键原料可还没出场呢!
  接下来第二步,我们把鱼汤盛到砂锅里,添点葱、姜、蒜,改小火熬5分钟。
  第三步,放入切好的丝瓜块继续熬两到三分钟。
  最后,临出锅之前我们再放盐和胡椒粉调调味,这道青白鲫鱼汤就做好了。您瞧,青绿色的丝瓜配上乳白的鲫鱼汤,果然名副其实吧!
  您别瞧汤里面就这两种原料,但是防乳腺癌的功效可一点不逊色:丝瓜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人体及时排除多余的脂肪和致癌物质,从而调节雌激素的分泌。而鲫鱼促进乳腺血液循环的功效也早已被大家所熟知,可见这两种原料在一起做汤,真可谓是完美的药膳搭配。

    其实生活中预防癌症的食物有不少,不但常见而且还不贵,比如西红柿、芦笋以及所有十字花科的植物像西兰花和菜花,都有很强的防癌功效,每顿饭搭配起来吃点儿,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