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2011-02-27 20:15:48)
标签:
杂谈 |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三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哪些基本的预习方法和步骤呢?
(一)默读: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遍。
3、用直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等,在课文的空白处标出来。
(二)查问:
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解决在默读中遇到的字词问题。
2、利用学习过的各种方法(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记住生字字形,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理解要掌握的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
(三)朗读:
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3、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预习卡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六)拓展:
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仿写句子或者段落。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拓展”,便是预习课文的预习方法和步骤。
一、读一读,划一划
1、初读课文,边读边用圆圈把自己生字、多音字连词圈出来。用“--“划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四字词语、成语。
2、再读课文,用“1、2、3……”标出自然段。
3、三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想一想,查一查
1、生字读什么,怎么组词,扩词3个以上,怎么记住一类字的字形。多音字还有哪些读音?
2、生词什么意思,可联系上下文、可查字典,可查一点通,可问家长。
3、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简要概括出来。
4、课后的问题读一读,想一想,怎么回答?
5、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句子或其它疑问,打上“?”,上课时再解决。
三、写一写,记一记
1、练一练生字,组三个词。
2、抄一抄新词,新词抄两遍。
3、文中的优美句子或重点句子摘录2-3个。
4、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资料。利用电脑查找,利用课外辅助资料查找,利用音像资料查找,也可以向父母、老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