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山“迎神”

(2023-02-02 23:15:21)
标签:

32517部队

老山作战

杂谈

分类: 炮13团32517部队
南山“迎神”

龙共九歌

正月初十,南山“迎神”。
自当兵离开家乡就没在老家过过年了。尽管如此,那家家灯火不熄、户户鞭炮不断,小伙伴们彻夜捡着炮仗,整天挨家挨户瞌头作揖收礼物的景象却历历在目。也许是年龄大了点,也许是好奇心使然,正月初九,我偕妻儿回到了老家,想看看家乡“迎神”的乡俗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听小时的玩伴、现在的南山小学校长WP说,所谓“迎神”,就是把平时在庙宇、宗祠里供奉的菩萨神仙请出来到村盘民宅巡游一番,家家户户跪拜叩迎以求神明福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一种民俗活动。
南山“迎神”历史悠久。古时就有“南迎神”、“北游灯”之说。在水岚这三面临水的绿洲上,过年最热闹、最具特色的活动当数南山的“迎神”和北洲的“游灯”。
听村里老人说,“文革”前,这种活动非常盛行,那规模一年比一年宏大,那组织是一年比一年严密。是日,方圆几十里G姓的人都要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到万萨庙集中。由于不同姓氏的村落都在这一天到这里集中,大家为了抢头彩常常爆发冲突、引来械斗。在一次“杀大阵”闹出人命后,几个姓氏经协商错开了各自活动的时日,这南山G家就定在初十“迎神”。文化大革命这被当作封建迷信铲除了。1990年移民建镇,村庄由水边搬到“上下地”后,人们过年便又开始了“迎神”活动,只是我一直无缘得见这一景况。
“迎神”是南山人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往往是很早就要打招呼,请亲朋好友在这一天来做客,到时,谁家都有个三两桌客人,大鱼大肉海吃海喝着。村里请来的戏班子白天黑夜都唱着大戏。昨晚我们就观看了南昌采茶剧的传统剧目《卖水》和《方卿戏姑》。
初十这天刚吃过早饭,一阵锣响,各家的小伙子便往祠堂涌去,只见他们一个个腰系红布带,手执小红旗,我们家的有龙和强强也在其中。这时祠堂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大家齐唰唰跪拜后,鞭炮声大作,小伙子们毕恭毕敬又小心翼翼地把菩萨请下宝座,重的由8人抬着、轻的由4人抬着出了堂门。
我们这G姓家族分前、中、后和新洼、任埠五房。各房有共同的祖宗,又有各自不同的信奉。据说公家始祖数万寿公最大,是五房共同的祖宗,我们后房又供奉义皇公、菊仙、羊殊三尊真神。
那义皇公原是做粮食生意的,他的得名源于一次奇遇。
那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18年,双方你来我往,战事胶着,都到了人困马乏、弹尽粮绝的地步,这时谁有粮食谁就将赢得天下。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天义皇公有几船大米从朱军阵前经过被截,义皇公机智地说,知道朱军缺粮,特送几船来,朱大喜,问还有否。义皇公说,回家再扫扫粮仓吧,结果又给朱运来了一万多担大米。朱元璋得天下后问要什么封赏,义皇公不愿为官,却很羡慕大明宫高大的房子,就说要楠木柱子的房子。朱元璋认为他不为高官厚禄,很有情谊,便给他封号义皇,结为表亲,称为老表。这些都是村里老人传的,尽管无据可查无凭可考,但作为故事还是挺有味道的。
这羊殊菩萨是我大哥在八十年代花1000多元请来的,当时他开了一个南货店,少有利润。后来我们那建桥时要求在外经商为官的都要捐赠,他见我捐了1000元,嚷嚷着说没有通知他就是看不起他,硬要捐出1000元,弄得搞集资的人都觉得好笑。
按规矩,五房人抬着菩萨在一个叫太平庵的地方集中。这其实是一个庙宇,是村民捐钱做起来的,那墙上有捐款名录。等我们赶到时,其它三房的人都到了,唯有新洼的没有来。这边的人议论一阵也没有等,便举行仪式,请出最大的菩萨万寿公后便回各自村庄巡游。在我们离开太平庵一段时,那新洼的后生才抬着三尊菩萨一路小跑赶来了。
进村是最热闹的,所到之处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行跪拜之礼。每到一户人家,这家人全家出迎,燃放最大的鞭炮,给人们打最好的烟并给抬菩萨的人发大红包以显示自己过得好,也图菩萨保佑自己家顺顺利利五谷丰登。人们相互躬身撮一,说着恭喜发财的话语。这样一家接一家,一户挨一户,鞭炮不断香火不绝,大人笑颜逐开,小孩子嬉戏打闹。
夜幕刚刚拉下,还不等人们酒酣饭饱,唱戏锣鼓便敲起来了。咿咿呀呀的传统戏剧又开场了。跟着村头又拉开了燃放烟花的大幕。这时的天空漆黑漆黑的。大一点孩子在玩着地转和摔炮,村头大人们带着小孩子在开阔地带点起了冲天炮。五个村庄虽没有约定,但好象都敞着股劲似的,在空中比着谁的烟花更多,谁的焰火更美丽。多方你来我往,争奇斗艳,直放到深夜。据说任埠的IM家昨晚上就放掉了20多万元。真是发了啊!妻很惊讶,我很感叹。
热闹了一天的人们,这时才虚掩着大门,一家人在一起拉着家常,享受着天伦之乐......

炮十三团龚荣才战友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