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15)老子好学
(2017-01-11 11:04:04)
标签:
原创老子好学 |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15)
老子好学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爱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故事。见到他的人都觉奇异。老聃6岁时,玉女要重返天位,就对他说:
“我就要走了,托商容老先生教授与你,他精通周庭礼乐。天文地理,博古通今是个好老师。”
说完已有五帝上真,千车万马,簇拥着八景玉舆,迎玉女升天。老聃含泪随商容先生走进学堂。
一日,商容教授道: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聃问道:
“天为何物?”
先生道:
“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聃又问:
“清清者又是何物?”
先生道;
“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先生道:
“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
“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聃又问。
“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先生道:
“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他人,皆不能答。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眠。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
“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聃问道:
“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先生道:
“皆神所为也。”
老聃问道。
“神何以可为也?”
先生道:
“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聃问:
“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先生道:
“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他人,皆不能答。于是他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茶饭不思。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
“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聃问道:
“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先生道:
“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聃问道:
“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先生道:
“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他人,皆不能答。于是求教有识之士,风雨无阻四处寻找,仍无答案。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
“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
老聃问道:
“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先生道:
“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
老聃问:
“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
先生道:
“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他人,皆不能答。于是,他访遍有识之士,读遍相关书籍都无答案。
商老先生教授老聃三年后,对老聃道:
“老夫之学有尽。你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你志远图宏之童也,此处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才是。吾师兄在周都,你可到那里学习。那里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老聃携信入周都,拜见师伯博士进入太学,他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后,师伯荐他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在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他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理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在这里,老子一有空闲就到郊外的上元宫,拜见元始天尊。在天,他们是君臣关系;在地,他们又是外爷外孙关系。有说是:
外孙就是婆家狗,吃饱捎带往回走,
妗子瞅见心难受,嘟噜害怕他娘舅。
老子在元始天尊塑像前边看边摸,自言自语:
像、像、像、真是像,和真的一个样;
妙、妙、妙、真是妙,弯弯眉满脸笑;
好、好、好,真是好,拉你手摸你脚;
行、行、行,真是行,叫你笑不出声。
“嘿、嘿、嘿,”笑声绕梁,回荡庙堂惊动了小道。这事在广大香客中传播,每天都蜂拥而至看这尊泥胎老天爷,和颜悦色面带笑,平易近人娓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