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民间故事】刘累泣龙成热泉

(2011-01-19 12:09:43)
标签:

刘累

孔甲

杂谈

刘累泣龙成热泉

 

北魏鲁阳太守郦道元在《水经注》三十一卷中,记到鲁山温泉时写道:“尧之未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从中阐述刘累到鲁山之始末。对鲁山温泉“发源岩穴,七源奇发,炎热特甚……县有汤水,可以疗疾然如沸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饮,多少自在。四十日后,身中万病愈,三虫死。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作了详尽的描述。同时,郦道元在寻访之中发现在“皇女汤”侧的:汤侧石铭云:皇女汤,可以疗万疾者也重笔记之,为鲁山皇女神汤,再树旗帜,而民间也便有了因刘累而起源的关于温泉之源的许多传说

,当年刘累为孔甲伺龙,每日心内忐忑,为教龙表演疲惫不堪。孔甲乃昏庸之君,不断提出新花样,以满足其观赏欲望,致使刘累所养的四条龙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这日晨起,刘累唤诸龙抖擞精神,为孔甲再舞,心中暗淡,不禁叹曰:“我刘累虽不贵为天子,也为先帝老爷尧之世孙,为换得斗米糊口养母,竟使我一生所爱的龙辈跟着我遭此罪受,终有一日不是我死,便是龙亡。想我刘累无有兄弟姊妹,若到那时,还望诸位为我老母安身立命!”说罢大哭。直说的众龙悲呛哽咽。一老龙哭诉道:

“刘公莫要悲伤,你为了我辈繁衍餐露宿野,历尽辛苦,我等感激不尽,哪还有怨恨之理!我今日颇感气力不济,待死后请公宰我肉,剔我筋,碎我骨。以我肉煲汤献孔甲可躲你不死,以我筋束你腰可添你神力,以我骨泡清酒使你岁丰长寿,此举虽你我皆痛,但也能让你逢凶化吉,保存其余。”说罢呜呼而去。刘累见老龙死去不由胆颤心惊,大哭嚎啕,惊动其老娘问讯。

“娘啊,孩儿不慎,使一龙死,孔甲帝若知,定怪罪你儿,想来必死无疑,这便如何是好?”刘累是个孝顺的儿子,凡事爱和娘说。

要说这刘累的母亲,也非等闲女流,她世袭封地,见多识广。见儿子惊怵不安,便安慰道:

“事有因由来去,祸福自有分晓。你养龙心专意诚,龙死不该怨你。只是我娘俩需明哲保身才好。如今咱水来土挡,保诸龙性命要紧。”

刘累将老龙之哀告向娘诉说一遍,娘俩即为老龙净身,焚香祈灵,尊其嘱咐为老龙剔骨取肉,做出美味汤羹,献于孔甲。这孔甲不食便罢,一食顿觉味美异常,非天下尤物可比,令刘累再佐其汤。刘累大惊,遂与娘计策,走为上计。

自刘累束了龙筋,喝了龙骨清酒,便觉身轻体壮。他携仨龙,背老娘,走嵩山故道,穿老树密林,行程百余里,辗转到了祖地尧山。

这刘累一路走来,思念老龙悲伤不止,热泪穿胸。这热泪落地成泉,迸溅若珠,使诸龙及老娘充饥消渴,沐体爽身,解一路困乏,不日行至先祖尧帝之封地。但只见这里花木葱茏,山势逶迤,林茂草密,便择一峪在此栖身养生。张衡在《南都赋》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乎尧山。”便是记载了刘累携龙迁徙的轶事。刘累虽居祖地,但每每想到老龙便痛哭不止。他怕为娘伤心,常躲在住地的方圆左近放声大哭。后人说起这分布在嵩县车村至鲁山下汤百里长的百里温泉群,便说这是刘累泣龙的结果。说他热泪成泉眼,小哭泉眼小,大哭泉眼大,及至鲁山下汤越哭越大,成为“可疗万疾”的“鲁阳神泉”。

刘累在鲁地繁衍后代,谷黍养生,人口越来越大,成为望族。为感谢祖恩,刘累择西山之址为尧帝造像设庙,此山即为尧山。以后的刘氏家族世袭皇位,名人世赫,追宗祭祖,香火延绵。刘累所居“邱公城”是鲁山最早的古城址,有新时期仰韶、龙山文化堆积层。刘累墓冢在邱公城东北招兵台上,记载着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筑台招兵,恢复汉室的故事。刘累陵园,规模恢宏,成为了世界刘姓寻根之地。当然,人们在纪念刘累的同时,也念念不忘刘累泣泪成泉,造福后代的传奇故事。撰祈福颂龙,拜曰:

刘累育龙,史书有名。

泱泱中华,九龙图腾。

始祖圣地,典厚籍丰。

故事千秋,永铸光明。

商后沐汤,皇姑修容。

汤水善能,七德永恒。

水浴万物,疾败不生。

泉涌盛世,五环亨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