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开轘辕疏洛伊

标签:
文化 |
夏朝开国君王禹①,舜时司空治洛伊②。
盘古辟径凿轘辕③,雄关漫道府店地。
治水离乡十三载,三过家门未入居④。
凤翎寨⑤顶建祭坛,土中四角木楼⑥起。
天赐神龟洛书⑦现,地划九洲⑧开新宇。
中原一鼎⑨定乾坤,融汇八荒华夏基.
注
①姓拟,亦称大禹、夏禹,名文命。夏后氏部落领袖。他为人聪明勤劳,待人和蔼可亲,很受信用,一举一动都能作为榜样,为治水立下伟大功劳。是夏王朝开国之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没有到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开创了王权世袭和帝王家天下的先河。
②舜帝时平治水土的官。曾治理偃师境内洛河和伊河。
③关隘,传说为远古时大禹开凿,在偃师市府店镇境内。
④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顾得进去看一下。第一次路过,听到新生儿的啼哭和妻子痛苦的呻吟;第二次路过,见妻子怀抱娇儿向他招手,儿子不停叫爸爸;第三次路过,儿子跑出家门把他向家中拉,他抚摸着儿子的头,让他告诉妈妈,治水忙,没空回去。最终制服洪水,作为公而忘私的典范,成为千古美谈。
⑤地名,在偃师翟镇镇二里头村南。伊水、洛水、缠水、涧水都经此注入黄河。这里的土质松软肥沃,田地属中上,赋税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时居第一等。进贡的漆、丝、细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有时按命令进贡治玉磬用的石头,都走水路出黄河经洛水至此。
⑥在大地的中心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建楼,今偃师翟镇镇四角楼村。
⑦传说在修社稷坛时,天赐神龟负“洛书”以献禹,划天下为九州,相地宜以治天下,而奠定了华夏之基。
⑧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以九州出产的铜矿石铸成九尊大鼎,“九鼎”一词便成了国家的象征。豫州位于黄土之中,故称中州。
⑨即中州,国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