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写吉炳轩赞偃师银条
近得一本原偃师县委书记吉炳轩著的《黄水吟
黄土赋》诗集,我首先关心的是他对曾经工作过的偃师有何描写。不出所望,在一篇“河南菜好人人夸”的诗中,他写道“偃师银条世上奇,醒酒下饭狗撵鸭”,不解,问我家先生,答曰“狗撵鸭子呱呱叫嚒”,遂大笑。
偃师银条的确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许多篇文章中多有牵扯。如今眼见得银条从偃师走向世界,被许多人种认可;银条从厨神伊尹的凉菜定位中走出,勇敢地冲向中央电视台《满汉全席》大赛,以“偃师银条炒虾仁”的绝妙烹技,由洛阳名厨师学良捧回了擂主金牌,我的心灵深处得到了极大地慰藉。记得那年去北京为偃师银条正“原产地”名分,一位全国知名的蔬菜专家欣喜的无以言表,发出“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它就在偃师”感言,从此,偃师银条载入“正册”;而后任安民、师学良一行将它带到青岛,通宵达旦进行研制,将其同虾仁同烹,想不到从滋味到营养,使该菜成为“天下第一好菜”。想起那年我在“偃师银条传说”中写的开场诗:“千叟宴上比来头,更有银条夸海口,世间多少宾客宴,它是压桌第一口。”那说的是压桌凉菜,如今“偃师银条炒虾仁”成了南北大餐,该改为,“唯有此菜最风流”了。风为风味,流为流行,菜色靓丽,“风流”不虚。
学良中餐厅的师学良说起“偃师银条炒虾仁”的秘诀,归纳为:“银条成段,虾仁劈花,彩椒着味,猛火莫差,红白亮眼,色美味佳。”不过他还说,在用鲜银条时,还是不要忘了伊尹烹制银条“躲酱增酸”的教诲:,要不可就不爽、不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