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人
我家先生和亲家公都是当过兵的人,当年两人相隔百八十里却参加同一次招兵体检,邂逅相遇竟成回忆,谁知25年后,不经意倒成了儿女亲家,真是有缘。
先生爱看战斗片,当《大国医》上演时,我很想看,而他执意要看《保卫延安》,我也只好一起看;放暑假了,孙子从姥姥家回来,孙子爱看《神探狄仁杰》,而他却专注于《我的兄弟叫顺溜》。爷孙间便互相说服。孙子笑着说:“你和外爷真像,都爱看‘顺溜’”,接着爷孙俩聊出不少战斗片的名字,说出不少战斗英雄的名字。
当过兵的人生活相对简单,我家先生吃饭干也能吃,稀也能喝,我出门十二半月,家里所有能吃的都会被他将就掉。有一次我到亲家去,亲家公拿着一个青辣椒就着一个干馒头,吃得倍儿香。他说起了做饭,不管是面条还是米饭,都说得熟传,尤其是包饺子,填馅多,像个小包子似的,亲家母说他,他会说:“号一吹就出发,这饺子又快又济饥呢。”这一点,他俩真像。
当过兵的人被子叠得好。尽管现在时兴床罩,我家先生还是将被子叠得方正。有次报纸上登了个小常识,说起不叠被的好,先生不肖地说这是为懒人遮羞呢。当然,叠了被的屋子还是利亮,我娘在世的时候为这便常夸他。难怪我当过30多年兵的二叔,今年已经83岁,“五一”时我去洛阳看他,他已经将三四条棉被拆缝得干净整齐,那针脚均匀直溜,他说这种习惯是在队伍时养成的。
当过兵的人性格率真,心里不藏着掖着,就是有点不痛快,也是速战速决,不拖泥带水。一会儿的云遮雾罩,一会儿的雨过天晴。我觉得,如果说生活的诀窍就是两个字:“简单”,我们能在夫妻这条船上风雨兼程三十余载,看来也是得益于这“简单”二字。想通了,世上的事情也不外乎“是”与“非”,过日子已经是比树叶子还稠的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分出是非,便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缠,腾出心思一门子过日子,何乐而不为呢?
当过兵的人少挑剔,爱凑合,出门去,枕上石头能睡觉,披个大衣睡得香,不择铺,少失眠,坦荡荡,少算计-------几乎是一种共性。想起了老人家的一句话“解放军是一个革命大学校。”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宗旨,有它的纪律与要求,严格的要求与高度的统一,使得学员们将制度与规范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上,成了一种自然与习惯,这便成了当兵人的徽记。
想起了刘斌《咱当兵的人》的歌词,“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响当当、硬帮帮的兵,其气概自是一般人所非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