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15日
(2009-07-15 18:03:39)
标签:
文化 |
当阳侯杜预①
天才杜预,望族后裔, 少有大志,博学明理。
文武兼备,出类拔萃。精通法学,制订《晋律》。
违之以绳,按律断例。河南执尹,管辖京域。
更新考课,黜陡再立,年年考核,优劣取一。
奖优罚劣,严肃政纪。六载为期,综合政绩。
常优晋升,少劣任用。劣多优少,降职降级。
屡劣罢官,重穿布衣。主管财政,惠农首题。
御田千顷,供君躬犁②。官牛扶民,以粮代息。
渠排涝,旱则浇地。高价收粮,官仓充溢.
黄河架桥③,惊世之举
,南来北往,繁荣贸易。
利用水源,发明连机,磨面碓米,省工省力。
镇守襄阳,严整军纪,操练兵将,磨砺兵器。
刺探敌情,寻找战机。善于计谋,出奇不意。
突袭拨城,所向无敌,横扫孙吴,全国统一④。
《春秋》《左传》,钻研不息,考证明注,融汇一体,
自谓有癖,终身受益。
《集解》⑤言语,雅俗并集,字字句句,蕴含哲理。
注①西晋将领,学者。魏幽州刺史杜恕之子。司马昭的妹夫,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与司马昭,羊枯等14人订定新律20篇,620条,27600字,纪律与令合2926条126300字,又从令中划出条例,章程称为故事,各归本官府执掌。
②让皇帝、王子王孙参加劳动,体会人民种田的疾苦。
③公元274年于富平津﹙今偃师与孟津交会处﹚的黄河上架的浮桥。
④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代汉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长达61年。国家长期的分裂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统一是人心所向。
⑤流传至今最早的《左传》字解。
⑥首阳山,位于河南偃师西北部。。
⑦河南偃师城关镇治行政村。
⑧武成王庙,文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