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与古都偃师之十七
(2009-07-14 10:46:35)
标签:
杂谈 |
北魏文帝鲜卑族,力挺中原建新都①,
民族溶合变祖姓,推广汉话脱胡服②。
实行俸禄严惩贪,受田万户给耕土。
魏碑③苍劲字挺拨,弘扬佛法凿石窿④。
注①鲜卑族,复姓拓跋,名宏。五岁登帝位。为统一全国,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将国都由平成﹙山西大同﹚迁至今河南偃师境内的洛阳汉魏故城。
②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他叔父丘敦氏豆真折改姓为丘,共改姓达120余个。并下诏朝廷上禁用鲜卑语,已迁入的鲜卑人为现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官民禁穿胡服,一侓改穿汉服,并令城王严格督察。规定汉语为正音,凡30岁以下官吏立即学习和改说汉语,30岁以上官吏逐步改说,违者罢官降爵。
③书法。字体气魄雄厚、结构谨严,是汉晋隶书的变体,北魏时的墓碑多用这一字体,后人称这一字体为“魏碑”。
④水泉石窟位于河南偃师寇店镇水泉村,与洛阳龙门石窟都是孝文帝迁都后开凿的,集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艺术之大成。
前一篇:历史名人与古都偃师之十六
后一篇:历史名人与古都偃师之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