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印斋印谱》

(2009-07-10 08:37:07)
标签:

古印

宝印斋印谱

宝印斋印式

汪氏

建宁府

文化

分类: 经典印谱

http://img4.artxun.com/img?sp=33605080badf6f6fe5a80c3748d8260e&id=c3feabb83258b3379b7a71c4173bc8df&s=c=cG5qMiQwNjEvNT4vb2Rycn9hbi5jaSRocn5hdyd3L3ovcDR0aH&is=thumbnail_400_400.jpg签条:汪尹子印谱。明贤题咏十四家,咸丰癸丑(1853年)八月陈德大谨藏。钤印:三忠宝墨
题跋:1.宝印斋印谱。歙汪氏关印谱凡存三百三十一印,前后题识皆明贤遗墨,尤可宝贵。今归子太守丈,物聚所好之有力不虚也,雕虫之技并时好弄时复为之,今弃二十年矣,丈自闽寄书命题字率笔成之,如盲辨色,不审何日能察观获眼福也。光绪九年,之谦。
2.序汪尹子印谱,尹子益不自意以篆刻名也……丁巳夏日娄东友弟张崃人外书。
3.题辞,汉印一胍传至唐宋,谚所云……天启改元闰二月清明日莆阳友人宋珏书于葛龙舟中。
4.汪尹子兄为馀刻玉,题其册以赠……云士友弟李莹之宗文甫。
5.淳风渺难期,缅怀兴浩叹。俗书入人骨……友弟侯岐曾雍瞻甫。
6.秦文汉篆法寝微,残圭蚀玺安可稽……药园逸叟文孟题。
7.汪生有三绝嗜佣及篆,痴谷前侯雷鸣……鹿城王糼。
8.有客云奇士,岿然负异资,箨冠萝薜衣,髡秃髯如丝……河阳潘云翼。
9.粤稽篆体棠何积,结绳乍解屯鸿蒙云书……尹子先生政,岘峨棘人张纪稿赠。
10.诸篆不同摹,神情随所寄。古色郁苍茫,殊为发其秘。……谢尹子兄惠印章,友弟吴乐。
11.青田冻玉秀可餐,寸铁生风秋雨寒……尹子先生笑正,缪昌期。
12.日日翩翩,春风绮筵。五陵车马,谈笑争前。不衫补履……唐陇西李长吉题赠武陵顾晋琏书。
13.周栎园印人传二则,汪尹子关,黄山人,家娄东时其……癸丑八月念六日懒大录。
14.汪尹子关印谱三百三十一钮,乃奏刀时所存,人间无第二本……咸丰癸丑八月念八日陈德大有甫识。
15.遥遥秦汉接元镫,力造精深得未曾……瘦羊潘锺瑞甫吟稿。
16.傅君子得汪尹子印稿于闽中,名宝印斋印式……光绪壬午冬十一月归安凌霞于海上客次。
17.宝印斋印式二册,明汪关印稿也。……光绪壬午中秋节后二日大兴傅以礼季节氏识。
鉴藏印:德大审定、张灏之印、建宁府印、大兴傅氏、花延年室收藏校定印、名礼审定、节子所得金石、之谦、张崃之印、白石斋、侯岐曾印、文震孟印、文起之印
水墨纸本 册页(四十一开选十一)


意与上古精神通—记清建宁府藏汪关《宝印斋印谱》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进入元明后,随着印章材质的使用变革及以抒发个人情感为特征的文人书画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文人对篆刻艺术予以前所未有的关注。自元王冕首创用花乳石刻印后。因石质极易受刀的性能而使文人纷纷效仿,历来仅以用作凭记为主要功能的印章开始出现极具审美价值和倾向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尤以明文彭所作为流派印开山鼻祖,从此中国篆刻艺术迎来了秦汉印章经典后又一争雄斗艳的繁荣局面。意义更为深远的是明代文人对沉寂了千年的秦汉印章经典高度的认识和重视,明隆庆年间顾从德集辑《集古印谱》问世后,滋养影响了整整一代文人篆刻的艺术取向。文彭而下几乎所有杰出的明代印人无不浸淫于此谱,秦铸汉凿,出新意于古法之中,百花齐放,他们是何震、苏宣、朱简、甘穤、赵宦光、汪关等。其中汪关师法秦汉纯以冲刀之法开创出雅丽平和、秀逸工稳的风格,世称娄东派。
汪关(约1575-?)原名东阳,字杲叔,安徽歙县人。曾在苏州市肆得“汪关”汉铜印,甚喜之而改名汪关,易字尹子,并将自己的书斋颜为“宝印斋”。汪关癖古印,自曰少时酷好古文奇字,收藏金玉、玛瑙、铜印不下二百馀方。可见其猫迷之甚。终日摩娑这些秦汉古印给汪关带来了浑厚整饬、平和朴茂的气息,使他的印作在流美妍丽、静宣安稳中平添几分凝练与古朴。尤其铸铜朱文印特有的线条交叉点现象成为汪关摹古传古的手法之一,故而他的朱文印多有此夸张的“焊接点”。周亮工在《印人传》中赞汪关印为时流所重,又曰:“印章,汉以下推文国博(文彭)为正灯矣。近人惟参此一灯,以猛利参者何雪渔(何震),以和平参者汪尹子(汪关)……”,直指何汪二人为文彭传人。在汪关传世的印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其昌、陈继儒、李流芳、王时敏、恽本初、钱谦益、徐光启等许多著名文人士大夫及书画家用印出于汪关之手的精心杰作。
    或受启于顾从德所辑《集古印谱》对当时印人领略乘继秦汉印风所起的重要作用,又因其早失怙恃,旋遭家难,流离琐猥。平日玩好之物,丧失殆尽。仅仅存六十一印,亦覆荡之馀耳,故而汪关效顾氏《集古印谱》,将所存六十一方古印及自刻印作手拓二十馀部,合称《宝印斋印式》。另有集自刻印作为《宝印斋印式》。亦称《宝印斋印谱》,如其自曰:公诸同好,以见不肖更名之意,亦将使后之学者,得睹古人之真面目,如染指鼎中,片脔知味。
    今见诸于传世可考的汪关印谱有以下几种:1.《宝印斋印式》一册二卷本,卷一为汪关所藏六十一方古印,印下均附释文或印章材质、钮印或考印注。该卷有李流芳(1575-1629)题序及汪关自跋,卷二皆汪关自作印二百四十馀方,李流芳录旧记于首,程嘉燧(1565-1643)跋《秋夜观杲叔所制诸印及娄居士题字游赠》五律一首。唐汝询(字仲言、号西阳山人)跋《猫先生歌赠汪杲叔》。2.《宝印斋印式》二册二卷本,卷一收汪关藏六十一方古印,李流芳序并汪关自跋。另有宋荧(1635-1714)题记于康熙壬辰(1712年)秋七月。卷二为汪关自作印三百四十馀方,李流芳、程嘉燧、唐汝询序跋外,庄蕴宽(1866-1932)题记。3.日本小林斗庵藏《宝印斋印式》(版式待考)。4.吴湖帆旧藏《宝印斋印谱》(十二册、版式待考),文革中毁其大半。5.钱君俗旧藏《宝印斋印谱》(八册、版式待考)疑为残本待考。
    近日得睹清建宁府藏汪关《宝印斋印谱》二册,存汪氏所作三百三十一印,为印稿粘贴本,册高31厘米、宽18厘米,约清末流入日本,曾于赵之谦(1829-1884)诞辰一百周年(1929年)纪念活动时在日展出。是册签条“汪尹子印谱”为咸丰年间收藏家陈德大所题,扉页钤有清满汉文对照“建宁府印”,清赵之谦篆书题首“宝印斋印谱”并长跋,明张崃于万句四十五年(1617年)作序。后有宋珏题词。李营之、候岐曾、文震孟、王糼、潘云翼、张纪、吴乐、缪昌期、顾晋连九人诗记,清陈德大录周亮工栎园印人传二则,及题识。瘦羊潘锺瑞题七绝四首,归安凌霞、大兴傅季节跋,此外,明张灏(1631年着《学山堂印谱》)钤印于前,清王时敏、魏稼孙等均有印记于其间。又册首标题《宝印斋印式》暨各印下间注磁、铜、玉等字当是汪关手笔。由序跋得示这众多序跋之明贤多为汪关友朋,以至跋语中屡见“尹子先生政”、“尹子先生笑正”等。尤其张崃之序言明此序乃汪关去年冬天所求。因久未点笔至盛夏。汪氏数次顶着酷暑促其早日动笔。友朋间拳拳之情溢然纸上,该谱辑成于汪关身前当无疑议。其次,张崃之序只言此谱其收最当意者于册,未及汪氏所藏六十一古印。其它明贤所跋亦复如此。又汪氏于册首标题之下手书“歙汪关尹子父篆”,故而此谱应是汪氏集自刻印作之《宝印斋印式》,并非合藏印与自刻印作之《宝印斋印式》之残本。笔者妄臆猜测古人,是否后世学者将集有古印与自创印作的称之为《宝印斋印式》。对汪氏集自刻印作的称之为《宝印斋印谱》,因而此谱虽有汪氏手书标题《宝印斋印式》,但后世学者仍视若无睹,将其称之《宝印斋印谱》以示二者有别,这或许就是我们所刊印谱中赵之谦题《宝印斋印谱》、陈德大题《汪尹子印谱》的原因所在。否则难以解释赵之谦这等书画篆刻巨匠会漠视前贤,只是傅季节得此谱于闽中后题识延用汪关标题《宝印斋印式》。
    汪关印作于明朝已名重一时,周亮工誉之为“和平”派领袖,与何震“猛利”印风并行天下,姑且不论原石手刻,只原拓印钤、片纸朱迹当视若拱壁,况此《宝印斋印谱》,明宋珏赞汪关曰:“近五十年此道大振,其脉直接两汉,然未有如汪尹子之盛者也。取尹子所制入之汉人官私印谱,砀不可辨”。陈德大于咸丰癸丑八月由感曰:“汪尹子关印谱三百三十一钮,乃奏刀时所存,人间无第二本者。明人题咏者九人,而侯文节、文文肃、缪文贞三公遗翰尤为墨林巨宝,尹子去今二百馀,此册长留天地间,当年制行之苦成艺之精,名流端士。朋从往来之雅,皆于此乎。”傅季节曰:“迄今已三百八十馀。手稿仅存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者”。再者此谱曾入清闽建宁府为官家所藏,非汪关致精者不能也。足见其珍。
    此谱传承有序,数百年间虽历尽艰辛,辗转周折,终完璧归赵,且藏者不吝其珍,公诸于世,印人学者使得睹其秘。印学薪火赖此以传。
唐存才
二○○五年八月于海上步黟堂
26.5×28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