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成长
标签:
文化 |
分类: 图片 |
http://s16/mw690/001LW1MAgy6MJeVpIwncf&690
http://s15/mw690/001LW1MAgy6MJeVGY1w0e&690
http://s11/mw690/001LW1MAgy6MJeVYgquda&690
http://s15/mw690/001LW1MAgy6MJeWelCm4e&690
http://s9/mw690/001LW1MAgy6MJeWvqCQf8&690
http://s16/mw690/001LW1MAgy6MJeWKm2Haf&690
http://s8/mw690/001LW1MAgy6MJeWZsgva7&690
http://s13/mw690/001LW1MAgy6MJeXxhIE3c&690
http://s12/mw690/001LW1MAgy6MJeXgx7B0b&690
http://s15/mw690/001LW1MAgy6MJeXNSIS5e&690
http://s14/mw690/001LW1MAgy6MJeY3fDned&690
http://s2/mw690/001LW1MAgy6MJeYQ3eN41&690
http://s7/mw690/001LW1MAgy6MJeZUqsSf6&690
http://s2/mw690/001LW1MAgy6MJeZn6vv51&690
http://s10/mw690/001LW1MAgy6MJf0suxj09&690
http://s14/mw690/001LW1MAgy6MJeYAdU9ed&690
http://s15/mw690/001LW1MAgy6MJfon0jsde&690
http://s8/mw690/001LW1MAgy6MJfoDaK3f7&690
http://s4/mw690/001LW1MAgy6MJfoTDsTc3&690
http://s1/mw690/001LW1MAgy6MJfpavZK10&690
http://s10/mw690/001LW1MAgy6MJeYjQBr89&690
http://s12/mw690/001LW1MAgy6MJeZ6h3t3b&690
http://s15/mw690/001LW1MAgy6MJeZEXpQ3e&690
http://s12/mw690/001LW1MAgy6MJf0bNHB5b&690
http://s1/mw690/001LW1MAgy6MJgshkxad0&690
http://s13/mw690/001LW1MAgy6MJgrKROYac&690
http://s11/mw690/001LW1MAgy6MJgs0QKm0a&690
当我种下葫芦籽时,我就与葫芦结了缘。当我种下葫芦时,我与老爸谈论最多是也是葫芦。
可是我没想到,我种下老爸给的种子没几天就冒出了小豆芽菜,然后就在阳光的照耀下舒展了身子,笑盈盈地长出了两片椭圆的绿叶,那叶子青青的茸茸的。我看见小生命那么充沛地生长,不由得更加精心地呵护,于是,小幼苗又在探出了长长的茎,接着又在我搭的小架子上缓而不停地攀爬,渐渐地,叶子长出两片,三片,四片……一片片由小豆芽变成大巴掌,一片片,都是那么青翠翠绿油油肥硕硕。
又过了一阵子,在长茎长了细小的须须,再过一阵子,又在茎干的扶持下长出了一些花苞,绽放的是白色的小花,像一位纯洁的少女。刚开始,它用用白嫩的小手捧托着羞涩的小脸,羞答答地慢慢地绽放,直至朗露出美丽的笑容。它,衬托着绿色在清风里摇曳着,嬉笑着,那份灵动,让人欣慰。
但我也没想到从老爸怀里悟出的苗苗却最终长了无数条长藤,长了茂密的叶子开了无数的白花,却最终没能结成一个成熟的果子。
我喜欢葫芦,喜欢那种盈盈一握于掌心那种玲珑与圆润,喜欢摇晃听听它的籽相互碰撞的声音,喜欢它的那种天然浑成的光洁肌理,喜欢它的紫润光洁。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这是我看到的《葫芦把玩与鉴赏》一书中题陆游的《刘道士赠不葫芦四首》中的一首。
PS1:
一咏壶卢器
三:
四 咏壶卢瓶
五:咏葫芦笔筒
化,即此示猷谟。地宝何曾爱,天然宛就模。裘钟看巧制,毛颖得安区。布景图犹活,临池帖可摹。兰亭同逸少,愧我少工夫。(按张照跋芦膜帖,有曾见皇祖于芦膜上临兰亭语。膜字于义无取,盖模之
误。康熙年间葫芦器,皆以木模夹持成形,今司囿者亦仿为之,然大不如旧时者矣。)
六 恭题壶卢碗歌
七 咏壶卢瓶
八 咏壶卢合子
九咏壶卢瓶
PS2:
我国诗经关于葫芦的记载更加感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匏有苦叶”、“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之类诗句人们早就耳熟能详了。在《诗.卫风.硕人》中还用“匏犀”比喻美人的牙齿。
古代典籍《尧典》中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的匏,批的就是葫芦。晋代崔豹《古今注》中说:“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典沃者尢善。秋乃可,用则漆其里“。康熙曾用匏槽三弦弹奏。
乾隆是对葫芦器兴趣最浓的一位皇帝,在其诗集中不乏歌咏葫芦器。清,乾隆《咏壶卢器》:累在栗薪口,陶人岂藉凭。玉成原有自,瓠落又何曾。纳约传贵制,随圆泯锐棱。爱兹淳朴器,更切木从绳。
葫芦与我国古代医药也不异常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可以当药物使用,而且还是最重要的盛药容器,以至于后人用“悬壶济世”来称呼行医之人。
自古葫芦的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有许多籽,意为“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人们认为它可以祈求幸福。红绳串起的五个葫芦意为“五福临门”。
PS3:
历代关于描写葫芦 的诗歌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除架》
唐 杜甫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咏瓢》
唐 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答释子良史送酒瓢》
唐 韦应物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瓠》
宋 杨万里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
向人便逞庾藏巧,却到桑梢挂一瓢。
《咏壶卢瓶》
清 爱新觉罗·弘历
碗盘富有印成模,似此花瓶新样殊。
大小葫芦连蔓缀,物毋忘本若斯夫。
《恭咏壶卢罐》
清 爱新觉罗·弘历
成器已将百余岁,“康熙赏玩”识当初。
置之白玉青铜侧,华朴之间意愧如。
《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
金 麻九畴
为爱壶卢手自栽,弱条柔蔓渐萦回。
素花飘后初成实,碧阴浓时可数枚。
试问老禅藤缴去,何如游子杖挑来?
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家园种壶作》
明 朱曰藩
春柳半含荑,春鸠屋上啼。
弱苗何日引,长柄得谁携。
瓠落非无用,鸱夷爱滑稽。
挥锄不觉倦,新月在楼西。
《种瓠二首》
元 范椁
岂是阶庭物,支离亦自奇。
已殊凡草蔓,缀得好花枝。
带雨宁无实,凌霄必有为。
啾啾群鸟雀,从汝踏多时。
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
不虚种植意,终系发生神。
有叶诚藏用,无容岂识真。
明年应见汝,众子亦轮 。
《酒席赋得匏瓢》
唐 郑审
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
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
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绿杯。
保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
《咏壶卢器》
清 爱新觉罗·弘历)
回也资瓢饮,陶人岂藉凭。
玉成原有自,瓠落又何曾。
纳约传贵制,随圆泯锐棱。
爱兹淳朴器,更切木从绳。
《咏壶卢合子》
清 爱新觉罗·弘历
悬瓠何尝有定容,规之成容在陶 。
外模设笑得由已,中道立而能者从。
绎义有符铸人法,词无匪慕前踪。
苑丞种出呈盘覆,贮水沉堪佐静供。
高启《摘瓠》___明
转囷卧霜露,
秋晓摘初归。
自笑诗人骨,
何由似尔肥。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郑板桥
点灯照壁再三看,
岁岁无奇汗满颜。
几欲变更终缩手,
舍真作怪此生难。----《葫芦》齐白石
壶卢碗逮百年矣,穆为古色含表里。
摩挲不忍释诸手,“康熙御玩”识当底。
昔时未审赐何人,其家弗守鬻之市。
展转兹复充贡珍,是诚珍胜其他耳。
辞尘世仍入西清,碗如有知应自喜。
敬思当日圣意渊,不贵异物祛奢靡。
园开丰泽重农圃,蔬瓠尔时种于此。
就模中规成诸器,神枢即契造物理。
对碗可悟见诸羹,幻海浮沉宁论彼--清 爱新觉罗·弘历《恭题壶卢碗歌》
灵匏声价重鸱夷,盘古流传混沌皮,团圆共结缁沂会。赛邮筒不摘离。叩清香唤醒诗脾。写不尽风花记,吟不彻雪月题,但登临滚滚相随。小壶于玉质冰肌。喜蛳部斩茨苋荩?为则为囊括无遗。锦重叠满纸云烟,光绚烂一天星斗,圆滴溜万颗珠玑。俺只道混元形未分两仪,谁凿透通玄窍肇判三极?付奚童仔细收拾,倩疝贤珍重留题。览诗篇字字精工,咏词章句句神奇。--明冯惟敏《咏诗匏》
碗盘富有印成模,似此花瓶新样殊。大小葫芦连蔓缀,物毋忘本若斯夫。--清
爱新觉罗·弘历《咏壶卢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