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工作(三):办公室的多文化碰撞
(2010-07-19 06:09:32)
标签:
美国职业办公室民族多文化同事工作中国全球一体化 |
分类: 异乡随笔 |
由于我们的地区也算是美国排名较前的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外国人也多。所以人们对于他国文化较能保持一种宽容甚至接纳的态度。我们办公室按照行政划分,有四五个所谓的office, 象国内的科室吧。除了美国白人黑人,外国族裔的同事还真不少,算一算,有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印度、菲律宾、德国、多米尼加、哥伦比亚、俄国、伊朗、乌拉圭……很多人都是第一代移民,所以都还带有本民族的烙印。
每个月我们都有办公室pot luck聚会,每个人带一份菜,和其他人分享。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各国民族特色了,我一般都带中餐,不过很多次下来,我发现最受欢迎的中国菜无外乎是老美所常见的“美式”中餐,譬如炒饭、炒面、煎饺等,是保证盘子被扫空的,如果是象豆腐、皮蛋这些,估计老外没有见过,也绝对不敢尝试的。前两天刚搞了一次pot luck, 我按照新浪博客上的菜谱做了珍珠丸子(糯米+肉丸子),算是一次新菜,没想到大受欢迎,很多人还跑来问我要秘方。
午餐时分是同事间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几个同事在会议室吃各自带的午餐,桌子边坐的有中国人、伊朗人、俄国人、印度人,还有美国人,数量上讲,那两个美国人反倒成了少数民族(minority),于是其中一个常爱开玩笑的美国同事调侃道:我不是美国人,我从路易斯安那来,他(另外一个美国同事)也不是美国人,他是德州人。在谈论到国际形势和新闻的时候,很多话题是带敏感性质的,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这些话题。偶尔提到,也最好不要深入探讨。当google表示要撤出中国大陆的时候,有个美国同事为了此事向我发难,我觉得很尴尬,没有任何表态就转到其他话题上了。
让我感叹的是,很多外国族裔的同事,虽然身在美国,下一代也在这里长大,但是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我的一个德国同事,虽然娶了个美国老婆,经常言谈中对美国和对美国人表示很不屑一顾;另外一个来自乌拉圭的同事告诉我,他们国家虽然只有三百万人口,但是他们都为自己的足球队喝彩,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乌拉圭队打进半决赛后,她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起了一面很大的国旗。
不管我在美国呆了有多久,就算将来拿了绿卡入了美国籍,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而自豪,更重要的是,我在办公室的表现,都代表了中国和中国人。不要走大民族主义,但是我应该向周围的人通过点点滴滴的方式介绍我们的国家、介绍我们独特悠久的文化。在全球一体化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做一个跨文化的国际人,放眼世界,但是首先我们得爱自己的民族性,因为黄皮肤、黑眼睛、中国话,它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不管走到哪里,I am a Chinese, I lov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