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大师之问言犹在耳,2009年11月8日晚11点,河南郑州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就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个令人沉痛的日子!一个值得我们全社会有良心的人永久纪念的日子!一个品学兼优却家庭困难的中学生,面对已经腐烂的学习环境,发出了自己最后的悲鸣:我要用自己的死,来唤起人们对教育以及师德的反思。
他不是一时意气,不是对某一件事请想不开。李金川写了一份遗书,共用了8页纸,分别于11月5日和8日写成。至少在这四天的时间里,他对自己的处境和所见、所闻有所回顾,有所思考,但其中我们却看不见他对生命的眷恋。
是什么使他走的如此决绝呢?是他的班主任、他的校长以及由他们所形成的阴霾。他的班主任,在学校年级长的办公室看黄色录像;批评了某局长的儿子又不得不把人家叫到走廊上去道歉;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按成绩的排名确定,可家里条件好的学生家长给老师送了礼,请老师到外面吃喝,原本坐在后面的就能坐到前面,而他只能一次次的往后退。学校的副校长,在李金川没钱交考试费的时候,竟然拒绝了他参加考试,而且还因此被分到“平行班”。班上的同学有事请假,就得给班主任送钱,少则几十元,多则100元,否则老师肯定不批假。学校政教处的老师发现有学生违反纪律,当场就会让该学生停课,等学生家长请老师吃饭再送点礼,学生第二天就可以回去上课。如果被劝退,就需要二次入学,就得再给学校交6000元。李金川还不明白的是一个高中的副校长怎么开上了北京现代。这所原来在他心中梦一般的实验中学,在他眼里已经变成了政府的形象工程和当地强势阶层家庭子女的御用学校,满怀憧憬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李金川绝望了。
中学生之死令人痛惜和扼腕。但靠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能拯救沦丧了的师德吗?不可能。太天真了!可这样天真的学生又被送到这样的学校,实在是社会的悲哀。其结果无非是天真被撞得粉身碎骨。
老师、学校反思了吗?他们急着做的是给各班同学开会,告诉他们如果有记者采访,只可以说有关情况和抢救过程,其他的一概不能提,同时还搞了一份《声明》,称李金川性格孤僻、抑郁、厌世、逃避生活、很少与人交流等等。大意无非是你自己不想活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遗嘱是死者的私人物品,理应由其家属保存。可李金川的家属在看了遗书后强烈要求复印但遭民警拒绝。拿自己的东西去复印一份都遭到了拒绝,难道出现这样的事件,学校没有人失职吗?为什么不去调查失职犯罪者?真不知道新密市公安机关依据的是谁家的法律,是学校的家法吗?还是你们的工资是学校给提供的?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在这样的政法机关的保护下,李金川之死或许也有其必然之处。然而,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正如死者的父亲李建彬所说,“如果俺也给老师送点礼,孩子就不至于从前边坐到后面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就不会去做傻事儿了。”或许这是目前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钱学森先生如果在九泉之下能听到这件事,恐怕就不会提出那个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