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初,当我们游历完位于山西浑源的“北岳恒山”后,意味着我们遍游华夏五岳的计划得以圆满完成。在为这五座名山各具特色的瑰丽风光、厚重的文化历史喝彩的同时,也对“五岳”所指这五座山的历史变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游山玩水”之余,同时也注意搜集些资料。现整理出来,就算是我们的一些学习心得吧!
“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的“春秋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在《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这里的“五岳”都没有列举出具体的山名。
“五岳”具体的山名,见诸文字并得到官方承认,是在秦汉时期。之后的演变,大致是这样的:
东岳泰山:
古称岱宗,岱山。春秋时始称“泰山”。位于山东泰安。自古至今,无变化。
西岳华山:
周建都丰、镐,曾将位于陕西华阴的华山,视为中岳,周平王东迁洛邑后,
将华山定为西岳,至今未变。
南岳衡山: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霍山(亦名“衡山”,今安徽天柱山),封
号“南岳”。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589年)诏定,湖南
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沿用至今。
北岳恒山:
汉、唐、宋时,“北岳”通指河北曲阳西北,恒山主峰之一的大茂山。而建 在
曲阳县的北岳庙,是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大茂山)的岳庙。金、元、明、
诸代建都北京后,觉得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绵延
500 里界跨 晋、冀两省的恒山另一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恰在
京城之北
。明帝朱元璋颁发诏书,将北岳诏定到浑源。但因路途遥远,
祭祀仍在曲阳。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诏北
岳于浑源,沿用至今。换言之,“曲阳北岳”历经1600余年;“浑源北岳”
不足400年 。
中岳嵩山: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将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定为中岳,直至今日。
“五岳”最早官方正式明定,是在公元前61年。据《汉书》的“郊祀志”载:汉宣帝在神爵元年颂诏,定东岳为泰山,西岳为华山,南岳为霍山(即今天柱山),北岳为常山(即今曲阳大茂山),中岳为嵩山。
再早,就是前面提到的《周礼》、《礼记》等古文献中,可以见到有关“五岳”的表述。
至于“五岳”的起源,多数人认为是古代华夏民族,对山川的崇拜,是和国君封山神的祭祀连在一起的。“五岳”制度始于汉朝,是当时一些经学家,根据殷商时的“五方”(东、西、南、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黄)等概念,加以附会而成。
虽然“五岳”不是华夏大地最高的山,但由于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在古人眼里,显得格外突兀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参拜,留下众多遗迹,使得“五岳”的名声大噪,成为“三山五岳”中的重要内容。
http://s6/middle/60cfe026g80f0f35cd995&690
岱庙创建年代久远,有“泰即作畤”,“汉亦起宫”的记载。历朝历代都有扩建和重修,
从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历史上有72亇皇帝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典礼。第一亇在
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
11http://s9/middle/60cfe026g80f1154a57a8&690
位在华山以北5公里的岳镇街上的“西岳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
http://s16/middle/60cfe026g80f1251bd2ef&690
江南最大寺庙“南岳大庙”,占地9、8万平方米。是我国
唯一佛、道並存的名山
http://s13/middle/60cfe026g80f14377ab5c&690
“曲阳北岳庙”始建北魏宣武年间(公元500一512年),为祭
祀“北岳”之所。
http://s6/middle/60cfe026g80f158978c65&690
“浑源北岳庙”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1一1502年)。位于
恒山主峰“天峰岭”南面的石壁之下。
http://s8/middle/60cfe026g80f174d845d7&690
中岳庙始建于秦。其前身为太室祠,是祭祀中岳嵩山山神的地方。后来,汉武帝、
武则天和赵匡胤等皇帝,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清朝乾隆帝仿照
北京故宫所建,故又名“深山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