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诗品:沉着、高古、洗炼和劲健。

(2015-12-13 11:50:48)
标签:

诗词

文化

杂谈

分类: 格律

 

 

二十四诗品

今天主要讲沉着、高古、洗炼和劲健。
班长 浮云面 2015-11-28 16:41:54

5.
沉着:

  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绿林:又作绿衫,这里是用来衬托山野幽静环境的树林。

脱巾:脱,取下,摘除。巾,古代人用以装饰戴在头上的绢帕。脱巾指脱掉头巾,无拘无束的样子。脱巾而行,更接近自然状态,精神更为沉着。
鸿雁:传说鸿雁可以传递书信,后比喻信使,也引申为书信。出自《诗经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这个人,出自《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沉着在文学理论领域多指深沉稳健的一种风格或境界。纪昀在点评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时说:语语沉着,无一毫造作,而自然深至。说的正是这种风格。

沉着这种风格司空图是通过典型的意象范例,来描写一个隐居山野的诗人的沉着心态,借以说明具有此种风格的诗境之美。
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写诗人居住的环境和行为举止,野屋而处绿林之中更加显其幽静,时间在日落之后,愈觉空气清新

 

诗人脱巾独步漫行于旷野之中,唯闻婉转鸟声不时从林中传来,则其精神状态之从容沉着亦不待言。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则写诗人内心的思想状态,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然而又仿佛觉得所思之人并不遥远,似乎就在眼前故足慰平生。这是从人的心理、感情上来写沉着的意念。

脱巾独步
散发弄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写自然境象以表现沉着之特色,郭解云:海风碧云,指动态的沉着;夜渚月明,指静态的沉着。
海风而衬以碧云,阔大浩瀚,壮美的沉着;夜渚而兼以月明,幽静明彻,状优美的沉着。又说:窃以为大河前横,当即言语道断之意。
班长 浮云面 2015-11-28 16:47:18

 
钝根语本谈不到沉着,但佳语说尽,一味痛快,也复不成为沉着。所以要在言语道断之际,而成为佳语,才是真沉着。

这是比较符合原意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为佛家语。僧肇在《涅盘无名论》中说:涅盘非有,亦复非无。言语路绝,心行处灭。道断即是路绝,谓思维和语言已经无法达到,

 
这说明沉着之美也具有超出言象的含蓄美。这也同时说明诗人的精神境界是冲和淡远,超脱尘世的。

晚清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说:平昔求词于词外,于性情得所养,于书卷观其通。优而游之,餍而饫之,积而流焉。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掷地作金石声矣。情真理足,笔力能包举之。纯任自然,不假锤炼,则沉着二字之诠释也。
班长 浮云面
 2015-11-28 16:49:30

故《皋兰课业本原解》云:此言沈挚之中,仍是超脱,不是一味沾滞,故佳。盖必色相俱空,乃见真实不虚。若落于迹象,涉于言诠,则缠声缚律,不见玲珑透彻之悟,非所以为沉着也。这是比较能说明沉着之特征的。

班长 浮云面 2015-11-28 16:50:35

表现沉着风格的诗词很多,我们可以举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为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曾点评说:行所无事,一片化机。此诗也的确做到了况周颐所说的: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能脱出物象,而做到色相俱空,又余味无穷。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评析】: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