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楼房倒塌杂谈 |
现在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高尚楼的楼距一定要够,要不然,一幢楼倒下了,还会损毁另一幢楼。 后来我长大了,到上海,看见这靠着水边儿的楼,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上海人又叫这楼作“变形金刚”,其实应该写作“变形楼王”,是“红顶商人”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农民工兄弟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不曾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思想该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购房者抱不平,不怪官商勾结的房市太多事的?
当官儿的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地产商自迷建房,建房缺钱自然偷工减料,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当官儿的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梅陇当地政府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上海倒楼”一案,的确应该由当官儿的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笔生花》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和房产商勾结的梅陇镇父母官儿。
当初,农民工兄弟压在楼底下,“红顶商人”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新闻发言人”独自面对公众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楼的时候,竟没有想到楼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