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嬉(小小说)
(2022-11-02 17:52:04)今日头条
打开
说到嬉笑之事,平生经历很多,但大都于岁月长河中被时光冲淡了,今追忆起来,偶然从脑海中浮出年轻时一件往事,不禁又哑然失笑。
时间依稀在八十年代中期,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本来就显稚嫩的年龄,加上个性内向腼腆,当然在社会人群交往中就更是青涩。
嗨,可能每个时代的青年人心态大凡相近,幼稚归幼稚,羞涩归羞涩。与亲近的群体和同伴在一起时,也能放飞自我,袒露天性。在其时其地相聚相会时,往往会风云际会般高谈阔论,海阔天空,尽兴嬉戏谑闹的,偶有逾越文明红线之嫌疑。
记得那是深秋季节里,在一个天气晴朗温暖晌午,去参加陈同学结婚之禧。在那个年代,我们工资几十块钱,但也时兴送礼金或随份子钱,不过一般都只多送伍元钱。
就近十几位男女同学和校友,相约到我窝居先碰头协商,然后去恭贺闹喜。等大家先后到齐聚拢后,有位张同学突然提议要给新婚夫妻送副对联,立即获得到场所有男女赞同。一致认为送红对联亲自贴到新房门,既喜庆又热闹,比寡淡地去送几块钱要好。
那时我们在座的仅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已婚,其实也刚完婚不久,也算是正在新婚燕尔之中呢。这位李姓同学自告奋勇提出说,由他来作一副对联,让我找纸笔墨砚书写。大家以为他刚结婚有经验,加之他本身也很有文彩,毫不犹豫地齐声赞成了。正好单身的我闲时偶有练毛笔的爱好,纸笔墨砚是现成的,他们揶揄我汗牛冲栋还藏笔墨哩。说做就做,其他人抽烟喝茶,谈笑风生,好不暢快。我与张同学急急忙忙叠纸弄墨,心无旁鹜,好一阵摆弄,他一边牵纸,一边逐字逐句报说着,我一笔一字写来了。不一会写毕,撂笔成联,我俩相互对视片刻,忍俊不禁捂嘴大笑。
大家不明就理,问你们笑什么嘛,时间不早了,写好了赶快马上送去给他们贴门上吧。张同学说好了,过去贴喜对时要童男童女最好,大家会心的一笑,就推荐还未结婚的一男一女两同学负责贴对联。在我们那个年代,未婚青年一般鲜有未婚同居现象,所以特相信这对是真正童男童女的。
一行人不多时来到喜家,大家七手八脚一阵工夫,就先把对联贴在新人睡房门口了。按当地风俗习惯或传统规矩,新房对联一旦贴上是不能撕下重新换的。
刚把对联贴上,围观人群中一个年轻男士大声诵读起上下文字:
上联:单枪匹马挺进台湾岛
下联:沉着应战活捉蒋光头
眉联:两岸统—
听完,顿时惹得宾朋哄堂大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