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

标签:
回忆录80后 |
分类: 生活滋味 |
http://s12/middle/60cddb6ft8f304e63759b&690
这是一篇索然无味的回忆录,跟化妆关系不大,不喜欢看文字的绕过~~
初中时候我还能没日没夜的看《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碧血黄沙》、《苔丝》... ...看完以后还琢磨着画一些小插画,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看《碧血黄沙》的时候,哭的一塌糊涂,最后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个流着血泪的女人哀怨的眼睛,下面是一副牛角滴上了好几滴血红的泪;看《简爱》的时候,又是哭的一塌糊涂,最后又画了一幅画,简爱在一个高高的明亮的山坡上,往远黑暗的深林里看,只有一个背影,无限惆怅。--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艺术,但我到现在都觉得那时候的感情是我这二十多年最真挚、热烈的。
高中时候我开始看《读者》,期期不落,每每也是看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那时候我买读者买两本,一本留着,一本把上面的插画剪下来,贴在一个本本上,每次看到插画,就想到了整个故事,心潮澎湃。同期喜欢的杂志还有《散文诗》。
那时书读的不怎么样,唯一喜欢的和学习沾边的事儿,就是写作文,校报的副刊上经常会有我的小豆腐块儿,还有《少年文艺》一类的杂志有时会出现一块儿,现在回忆看着名字变成铅字的感觉,还是很开心。
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经常被歧视,大课间喜欢跑到最高的教学楼上看大马路上来来回回的车,颇有点简爱往远处看的感觉,下了晚自习不喜欢回家,喜欢去火车站旁边的小路口看火车,在火车的呼啸而过的时候,满脑子关于生命和未来的感悟,那时候的脑子长的真文艺。
大学上了艺术专业,从那个小城市来到北京,在这个纷乱又庞大的城市里生活,脑子里被塞进的东西越来越多,总是有太多东西要去迎合,渐渐也就没有所谓的小情调,泪腺也坚强了起来,那会儿基本不怎么看只有字儿的书了,喜欢看点儿时尚杂志,每天上网聊天、看论坛、看见有意思的帖子,高兴了就表扬两句,不高兴就一头潜进水里。
开始写软件教程,昏天黑地的写了一年多跟情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文字,后来教程出版了,我心静如水,一点儿开心的感觉都没有,我妈倒是很开心的样子。
大学毕业以后,发现自己爱上了化妆,不是给自己,是给别人。
开始学化妆,没有大美人脸的书一律不看,每天就跟眼线、睫毛、粉底较劲,没事儿就商场化妆品专柜附近溜达,经常不买,光看,脸皮越来越厚,跟美女帅哥导购聊的火热,最后心满意足的走掉,惹一身白眼还不觉得别扭。
慢慢的感觉自己真的是长大了,像所有80后的兄弟姐妹们一样长大了,没有选择的长大了,就算嘟着嘴瞪大了带着美瞳的眼睛,也是义无反顾的长大了,生活压过来,排山倒海。
现在就更不由自己了,写这篇博客的时候被电话打断6次。
鉴于我已经越来越肤浅了,其实像有这么多字的博,我一般也是绕过的。
经常安慰自己,热爱化妆的人,就一定是热爱生活,自己也算是个有生活品味的人。
可心里却不见了少年时的优雅和从容,丢了最初那颗敏感而热情的心。
大城北京,何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