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奶的大碗

(2012-04-27 16:23:50)
标签:

深夜食堂

大碗

料理仙姬

豆子

美食

分类: 专栏和分享

奶奶的大碗

    最近连续在看一些旧片子,《料理仙姬》《蜗牛食堂》《深夜食堂》等等。我说过,其实我和美食圈好像没半点联系,虽然也在写着美食专栏,但是完全是自说自话,不理世事那种。根本不知圈中现在流行什么了,也不管现在谁最有名,谁带动了什么热潮,我只是活在自己简单的世界里,自得其乐。楼上楼下的邻居经常看到我拎着沉重的食材出入,在楼道碰面,也只是彼此微笑颔首打招呼,根本不知我是做什么的。最近有邻居小心地打听说,我们在晚报看到你了,是你吧?我非常不好意思,含糊混过去了。

      有人曾在我博客留言里提到过《料理仙姬》,我知道这是出美食片子,而且很旧了,但我居然现在才开始看。《深夜食堂》也是,都非常出名了,我也是刚看。想来我这人真是非常的顺其自然啊,好像从不刻意去干什么事。订蛋糕也好,写专栏也好,从来没有强求,总是事情临到头上,才欣然说“好啊”。平日其实常做好吃的,但总是懒得拍过程图,等到编辑追稿了,才发觉,有文字的缺图片,有图片的缺文字,结果有时还脱稿。呵呵,这样的散淡人生,居然也活得挺高兴。我总是笑说我一点也不像老妈那么能干要强,而是直接遗传了我爹的淡泊乐观。老妈一辈子替我着急,读书时希望我名列前茅,毕业后希望我出人头地,恋爱时希望我门当户对,而以我的个性,从不按理出牌,总是自走自路,每次要紧关头她都吓出一身汗来,谁知这人生我磕磕碰碰地居然也有惊无险地走过来了,哈哈,现在,轮到我妈跟亲戚朋友说,她呀,现在活得挺滋润挺快活的!老妈终于明白,快乐实在和金钱地位无关,这个前半辈子让她操心的女儿,现在已经放到世界什么角落都能豁然生存下来。

    说回最近看的《深夜食堂》。这部颇出名的片子已经出了第二辑了,我才一次连起来看。《深夜食堂》绝对不是讲美食的片子啦,因为里面都是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家常食物,通篇讲的都是人的故事,各式各样的人生,在这简陋的小店轮番上演,而老板,总是盘起双手,冷眼旁观着每个顾客的故事,做最好的倾听者,却从不介入,但总在恰当的时刻表达自己的善意。每一集,总有一个客人执拗地点固定一个菜式,这个菜式总是平凡都不能再平凡,什么鸡蛋三明治,煎火腿肠,土豆沙拉,鰹节拌饭,酱油炒面,炸鸡块等等,平常你想都不会想到吃它,但是由这些菜带出一个个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动容。原来,他们点的不是菜,而是念想和回忆,有关于恋人的,有关于家人的。这些人都来到这小店中,企图重温某种记忆中的味道,以致吃到这么简单的食物,都由衷地发出“真好吃啊”,“真幸福啊”之类的感慨。很多人在经历了跌宕人生之后才明白,自己最牵挂的,不过是与这些食物有关的某个记忆。每一集,伴随着食堂大叔不紧不缓地做着菜,有女子的低低吟唱,有若有若无的吉他乐声,深宵寂寞的小巷,黯淡的灯光,让人感叹着,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啊!好好珍惜当下吧!

    虽然和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无关,我也忍不住试一试这些家常菜式。今天午餐,鰹节酱油拌饭,炸鸡块,没做蔬菜,直接吃小番茄当蔬果了。饭后一杯绿茶,舒服到心窝了。而和这些家常食物相伴的,是奶奶的大碗。

奶奶的大碗

         

奶奶的大碗


奶奶的大碗

    奶奶,是豆爹的嫲嫲,豆子的太祖母,活了九十四岁,今年年初才去世的。要说跌宕的人生,相信谁都没有这个耄耋老人沧桑,年轻就守寡,一手带大了四个儿女,再轮流带大九个孙子。生活之艰难那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了。操劳一生,老了中风之后,担心生活不能自理会连累子孙,决然自己要求住进老人院,从此再没离开。简直是《桃姐》的故事。豆爷爷自己也已经满头白发,仍然坚持每月去看望老母亲两三次,而孙辈们,只能逢年过节去看望她了。豆爹和我拍拖时,特意带我去老人院见了太嫲嫲,然后我们结婚了,生了豆子,依然每年扶老携幼地去看太嫲嫲。每年大家齐集跟前的时候,太嫲嫲虽然表面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是高兴的,虽然她絮絮叨叨的无非是,我和豆姑穿得太少啦,豆子怎么没裹被子啊等等小事。

     一年又一年,进入豆家的我也眼看着太嫲嫲的逐年衰老,从开头我们走的时候她还可以扶着墙壁摸到窗前,一定要亲眼看着我们的车子离开,到后来根本无法自主行动。同时,豆子也在一年一年地长大,开头只是抱在襁褓中给太嫲嫲看,然后会扶着太嫲嫲的腿站定了,会跟太嫲嫲握手了,会四处跑了,会站着表演幼儿园的儿歌了,懂得剥一颗巧克力放到太嫲嫲口中了......可是,太嫲嫲却已日渐衰老,眼看着一年年地萎缩下去,行动渐渐不便,神智渐渐不清,到最后已经分辨不出亲人了。我和豆爹豆姑每次看完太嫲嫲都无限唏嘘,感叹生命就是这样顽强而残酷啊,一边是小苗在拔高成长,一边是老树在枯萎黯淡。

    然后,过年前的某天,太嫲嫲忽然说走就走了,悄悄地,好像不打算麻烦任何人。那天豆爹出差,由我负责和豆爷爷一起去办理太嫲嫲后事。豆爷爷一家作风最为低调内敛,爱之深切,却从不流露表面。太嫲嫲的告别仪式,本来大家还说豆子小,不必参加了。我和豆爹坚持说,豆子已经长大,应该接触生老病死这些自然现象了,于是豆子庄重地去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告别,明白了什么叫做“永别”。

    年后,豆爹陪豆爷爷回乡清理太嫲嫲的遗物。我接到豆爹电话,说乡下还有些太嫲嫲出嫁的时候带过来的碗,很旧的,不值钱,我们要不要拿几个留念?我听出豆爹声音的犹豫,因为他知道我最讲究美食美器,家里收藏的美陶珍瓷不计其数,他怕我瞧不上那些乡下的粗碗。我很自然地说,当然要啊,留个纪念吧!结果那天豆爹捎回三个大碗,果然是很粗很旧的乡下土碗,形状歪扭,花纹简陋,陶质粗糙扎手,如果是买的话,我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但是,那是奶奶的大碗,据说,豆爷爷的外公就在用了,由豆爷爷的妈妈嫁的时候带过来,已有百年历史,可以想象,这些碗,曾怎样被祖辈们端着,在门前田头稀里哗啦地吃着家常饭菜。

    我从豆爹手中接过大碗,洗干净,立刻就装上了水果瓜菜用起来。也不特别珍藏,就和我的满屉美瓷美器混在一起用。因为我想,这些碗,就是要这样一代一代地使用下去,才是它的价值所在吧。我记得我自己的奶奶过世之前,也是忽然去每个子女家坐,留给每个子女一些瓷器,留给我们家的是一套精美的寿字碗和粉彩的炖盅。不久奶奶就去世了,那些瓷器我老爹珍藏了起来不舍得用,因为它们寄托着他对母亲的无限念想。虽然我知道豆爷爷未必如我老爹那么感性,但是天下怀念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理解。果然,豆爷爷看到我坦然在用太嫲嫲的大碗,非常欣慰的样子。反而是豆嫲嫲没明白爷爷的心思,颇嫌那些大碗粗旧。从陶瓷或其本身价值的角度,它们当然不入流,但是我没把它们当做陶瓷,我把它们当成了奶奶用过的大碗,一生沧桑的奶奶留在世间不多的日常用品,这份情感,是无价的。想想连豆爷爷小时候,说不定也捧着大碗高兴地吃下母亲为他做的饭菜,如今他也白发苍苍了。虽然大家都说太嫲嫲做菜老是那几味,还偏咸,但现在,谁想再吃一次太嫲嫲的饭菜,已经永无可能了。那么,就让这几只大碗,安然呆在她的孙媳妇家中,继续担当着家常日用的角色吧,毕竟,这一天一天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中的人生,才是真实有血肉的人生啊!

奶奶的大碗

 

奶奶的大碗

   

    像今日,就随手拿了一只大碗来装小番茄,一只装鰹节酱油拌饭,我没和太嫲嫲一起生活过,也没吃过太嫲嫲做的饭菜,所以不会像电影情节般煽情地捧着饭碗抬头望天,含泪问道“太嫲嫲,你在天堂还好吗?”之类。奶奶的大碗我只是平静地捧起饭碗,一如平常,吃个痛快,细细品尝之下,对简单的生活充满了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