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2012-04-17 11:37:59)
标签:

杨照

台湾作家

我想遇见

你的人生

豆子

分类: 专栏和分享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是最近在看的一本书,还没看完。书是台湾作家杨照“给女儿的爱的书写”。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絮絮叨叨的述说,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从点滴的小故事里反思的人生。我自己很喜欢看书,家中的书多且繁杂,但我很少推荐什么书,因为担心那不过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每个人的经历经验环境喜好都大不一样,我不敢保荐我喜欢的能得到别人的共鸣。像上次说到的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很多人就说看不明。有次说到《欢迎进入GRACE的西点红茶时间》,有人又讥讽我推荐这书却不抄出方子是为了推销书的。杨照的这本书,身为人父母者,看了当有共鸣。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之所以提到这本“给女儿的情书”,是因为随着豆子越来越大,身为父母的我们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反思,和孩子的相处,对孩子的教育,都在不断摸索中。爱,那是毫无置疑的,但如何爱,却是让我们不断检讨的内容。

就像昨天,我承认,我们都对豆子发火了。一早收到老师短信,说孩子上课时玩一支发光的笔,不但自己没听好课,也影响了别的孩子听课,结果被没收了,放学还要留堂。我一听就有点火冒,因为上次豆子要求买这种隐形笔,我没同意,他就偷偷去找有求必应的爷爷了,这下闯祸了。我当时气的是,这孩子,怎么老是无法自控呢?另外,我也气隔代的老人家老是和我们唱反调,不负责任地宠爱孩子。结果去接豆子放学的时候我的脸自然就拉长了,不像平日那样有说有笑,只是拉着他手默默地走回家。豆子也知道自己闯的祸,小心翼翼地说:“我放学自己做完语文作业了”,我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豆子又说:“我以为你听了会开心一点。”我看了他一眼,在他眼里我看到了抱歉和祈求宽恕,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内疚。回到家,我问,为什么你上课玩发光的笔?你知不知道这样不但自己没听好课,还会影响别人?豆子却说:“那支隐形笔很神奇, 写的字是看不见的,只有用笔头的光一照,字才会显示出来!”我听了,低头沉思,忽然没能再继续教训他了。是啊,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是件多么神奇的事情:一支写字隐形的笔,需要特殊的光一照才显露字迹!这种笔,与学习当然无关也没有帮助,但是换了是小时候的我,相信一样会被这样神奇的小玩意所吸引,在这种好奇兴奋之下,没能控制好自己,上课偷偷拿出来玩了,也真不出奇。当然这事是不对的,但是连年过不惑的我,都还有自控能力差的时候,怎能要求不够八岁的豆子能完全自律呢?即使这是件错事,我也应该就事论事,不该牵涉到“你怎么老讲不听,你怎么屡教不改,你怎么总是无法自控”这些罪名,如果一讲就听,就能完全改掉,那还是个孩子吗?那是神吧?即使大人,也有重复犯错的时候啊!这么一想,我就平静些了,只是让他在今天的“每日作文”里写一下这件事,反思一下对错。

 

晚上,因为豆子写字姿势不对导致字写得不认真不好看,豆爹训他他还大声顶嘴,导致豆爹也发火了,还动了手,我虽然也批评了豆子,但我更狠狠地批评了豆爹。豆子临睡前,我照例去陪他片刻,也没说什么,只是握着他的手,他却忽然伸手揽着我脖子,小声说,“妈妈,我好中意你!真的好中意好中意你!”我心一颤,虽然这句话他老是这样说的,但是现在,分明是对我刚刚为了他而批评爸爸的感激。其实在我批评了豆爹后,豆子反而没了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他忽然就明白其实自己也做错了,只是妈妈说,爸爸这样做更错,所以他平静下来了,可以分析自己的错了。有时候孩子就是这样,也许,需要的只是一点理解,反而更好地帮助他反省自身。我温柔地吻他晚安,掩门出来,轮到一脸内疚的豆爹进去和儿子沟通道歉。

豆子睡了,我们却在认真反省这件事,我们都觉得,以后真的要不断互相提醒,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无论怎样,孩子都是我们的责任,他毕竟还小,不可断定他怎么就如此难教,还是要耐心,耐心,更多的耐心。理解,理解,更多的理解。比如隐形笔的事,如果站在我们和老师的角度,当然希望孩子认真听课,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就明白很难控制这样的好奇心。比如写字这件事,身为豆子父母,我们都很惭愧,字都写得很难看。正因为这样,特别希望豆子能从小练好字。但是反过来想想,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教育,豆爹和豆姑两兄妹的字就完全不一样,豆姑在书法方面下了苦功,很有造诣,写的字特别潇洒好看,但换了豆爹,就对书法毫无兴趣,一手字也写得烂,我的字也如此,根本见不得人。虽然需要手写的机会不多,但到底是件恨事,所以特别希望豆子能写得好。但你想想,连我们自己几十年都没做好的事情,怎么能抱怨才学写了一年多的豆子呢?恐怕让我们生气的,不单是写字这事,而是他态度不好吧。但是有人说过,我们,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我们发火的同时,是否应该检讨孩子这样的态度也许受我们的影响呢?再反思一下,为何我们对别人都能温文尔雅,心平气和,对孩子反而容易发火呢?在这里,我要摘录巴学园的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句子,和豆爹互相提醒,不能因为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去破坏孩子和我们之间的宝贵感情。否则,将来后悔的,只是我们自己。

 

每次对孩子发火,我都能清晰的觉察到内心的无力,愤怒,完全与当时的事件无关。孩子的行为只是导火索,我们要正视身体里的“弹药库”。即使偶尔控制不住情绪,也要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完美,明白发火不能解决问题。区分孩子的“错”与我的“火”,不要让孩子为你的“弹药库”买单。

 

很多父母把自己控制不了情绪的理由归咎于孩子,认为孩子惹我生气,孩子让我伤心,仿佛都是孩子的错。可你认真回忆一下,为什么你面对同一种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很顽皮,淘气,有时候你会觉得是活泼可爱,有时却又觉得烦人,讨厌?决定你情绪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还是孩子的行为?

 

“你怎样才能让我来帮助我自己,而又不对你产生依赖”---我感觉孩子的心灵每时每刻都在问我这句话,这带给我动力也带给我焦虑。我现在还做不到,我知道唯一的途径就是自我的修养,让自己具备有感染力的能量。我能不能震撼他,让他明白道理,而不是把道理当做知识那样告诉他,事实上很难。或者我给他自由,让他自己由探究环境探究自身,让生活震撼他,我仅仅在他被生活教育的时刻才引领一小段路。生活中这样的时刻常有,只是我太愚钝麻木,让这样的时刻流失,甚至被我粗暴的管制挡住了这样的时刻的到来。


《功夫熊猫2》中阿宝遇到的困难不只是对手的强大,更是他自己的心灵困境,其实我们在教育子女时,又何尝不是?“静下心来”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武功秘籍。当你因为孩子的错误恼火愤怒时,格外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定力。那不只是为了教育孩子,更是自我的完善和修行。教育不是责罚孩子,而是管理自我。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孩子,原来,成长的不只是你,还有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