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 文

(2012-12-09 11:27:35)
标签:

杂谈

秘密★启用前

 

2010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测试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第1~7、13~14、16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第8~12、15、17~23小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运用(3小题,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уè     摇曳    笑靥    咽气    拜谒    

B.sù     回溯    朔望    塑像    夙愿

C.fěi     斐然    翡翠    悱恻    诽谤    

D.zhēnɡ  症结    嗔怪    峥嵘    狰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欧美汽车市场的行情分道扬镳,北美市场继续复苏,阳光普照;欧洲市场由于各国补贴政策相继终止,步入“下行轨道”。

B.电影《哈利•波特》的导演运用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特技,如飞天扫帚、隐身衣、魔法棒等,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扇魔法大门。

C.领导接访日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在依法行政的基础 上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才能真正为民解忧。

D.广佛地铁终于在2010年11月3日正式开通,回想起20年前捉襟见肘的财力无法承受地铁重负的那些日子,佛山人感慨万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日,某些公司因互联网业务产生纠纷,竞单方面阻止了对用户原有的服务,引起社会强烈不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B.为了进一步加强城镇燃气管理,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燃气供应和公民生命财产,有必要尽快制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C.广州亚运会期间,有关执法部门加强巡查,及时处理和发现各种侵犯亚运标志专有权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D.广州大剧院具有接待世界优秀艺术团体演出的条件和能力,能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音乐会等各类文艺演出的需要。

 

二、文言文阅读(6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视无可置者                  置:安放

B.比去,以手阖门                阖:关闭

C.余扃牖而居                    牖:窗户

D.其制稍异于前                  制:制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儿之成,则可待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下列的内容,属于归有光回忆母亲生活的一组是                        (3分)

   ①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②先妣抚之甚厚。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儿寒乎?欲食乎?

   ⑤他日汝当用之!                  ⑥今已亭亭如盖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庭院内兰桂竹木,小屋里借书满架,反映了作者恬淡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

B.伯父、叔父们的分家使得院子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派家族兴旺的景象。

C.作者自幼勤奋读书,祖母感慨万分,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身上。

D.虽然共同生活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作者对妻子的感情却是十分深切真挚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6分)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选自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8.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内容断句。(2分)

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

 

三、积累与鉴赏(3小题,18分)

10.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3)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6分)

(1)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矣。

                                                              (《荀子·劝学》)

   (4)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 唐开成二年(837年),杜牧的弟弟患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时任监察御史,得知消息即赴扬州探视,后因假期超过百日而离职(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

     

  (1)有人说,首联和颔联都描画了禅智寺的静寂,请你选择其中一联作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哪位作家在哪篇作品里曾化用了这一联?(4分)

 

四、现代文阅读(8小题,36分)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章,完成1320题。(36分)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诗集《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五四”运动前后,泰戈尔的思想开始对中国文化界产生影响。1924年,泰戈尔不顾年老体衰,接受邀请不远万里来中国访问。他在上海入境,经南京、济南到北京,一路上会见各界著名人士,发表演讲,由诗人徐志摩担任翻译。

    泰戈尔访问北京时,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开明戏院为他专场演出《洛神》。演出结束,泰戈尔到后台热情祝贺演出成功,并对布景提出了改进意见,他说,“色彩宜用红、绿、黄、黑、紫等重色,应创造出人间不常见的奇峰、怪石、瑶草、琪花,并勾勒金银线框来烘托神话气氛”。次日,在为诗人举行的送别宴会上,梅兰芳请泰戈尔题诗。诗人欣然命笔,在梅兰芳的一柄纨扇上写了一首小诗:

    认不出你,亲爱的,

    你用陌生的语言蒙着面孔,

    远远地望去,好似一座云遮雾绕的秀峰。

  1924年5月8日,在天坛草坪为诗人举行的祝寿仪式上,梁启超为诗人起了个中国名字“竺震旦”。中国称印度是“天竺”,而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梁启超用心良苦,为诗人起了这个珠联璧合的名字,对泰戈尔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巨大作用寄予厚望。

……

泰戈尔在雩坛演讲时,有人在会场上散发传单,反对泰戈尔在演讲中主张以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反对者认为泰戈尔宣传什么“博爱和和平主义”、主张“以静制动,反对以暴力驱逐暴力”是在宣传投降主义。这股反对的力量,泰戈尔本人也感觉到了,欢迎者为此感到深深不安。

……

1937年4月14日,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泰戈尔在印度创办的国际大学成立了中国学院。在开学典礼上,他发表了著名演讲《中国和印度》。泰戈尔把他创办的国际大学喻为姹紫嫣红的世界花园,作为中印文化、学术交流的中心,中国学院是世界花园里一朵分外鲜艳芬芳的鲜花。

    1938年初,当他在报纸上读到日本军队出征中国前举行祭祀、祈祷胜利时,不禁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地写了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名作《射向中国的武力之箭》。诗人在这首诗中,愤怒谴责日本军队在中国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尖锐地揭露日本士兵礼敬佛陀的虚伪。诗人不仅以诗篇声援中国人民,而且亲自参加援华抗日活动,抱病率领国际大学艺术团在加尔各答进行义演。他在致中国人民的信中预言:胜利的种子将在中国人民的心田发芽,开花。

     (资料来源:①《人民日报》 2001年4月27日第11版;②孙学宜《泰戈尔与中国》)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1924年泰戈尔来华访问后,他的思想开始对中国的文化界产生影响,并由此引出了一 系列的文化事件。

   B.“竺震旦”是梁启超为泰戈尔起的中国名字,姓取自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名则表达了印度对中国的认识。

   C.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他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他所创办的大学里,设立了中国学院。

   D.泰戈尔在《射向中国的武力之箭》中强烈谴责日本军队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表达了广大佛教徒的愤怒。

14.下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泰戈尔送给梅兰芳的那首诗,表达了他虽然因语言障碍未能完全理解京剧的真谛,但却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美。

   B.反对泰戈尔到华访问的人认为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是投降主义,博爱和和平、以静制动的思想不适合中国。

   C.泰戈尔称中国学院是世界花园里一朵分外鲜艳芬芳的鲜花,说明泰戈尔对它尤其赞赏,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D.泰戈尔访华虽然留下了遗憾,但却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让中国人看到了另外一种可具参照的文化。

15.选择泰戈尔离开中国后所做的一件事,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泰戈尔的看法。(4分)

           

 

                                泰戈尔的魅力

 

我一直在思索,泰戈尔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几乎所有批评家和诗坛巨子都尊称他为大师呢?泰戈尔为什么能使我们激动不已呢?到底他的魅力何在?

从表面看来,他的作品很少有所谓高深莫测的玄机,也不刻意于宏伟的构制或摆出所谓巨擘的气势,其语言又如此质朴无华……

真的,我们几乎找不出什么秘密武器来吓唬读者和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旦进入泰戈尔的世界我们就不得不跟随他前行。

这种魅力来自一种精神的显现和一个灵魂的裸露。

在印度的古哲学中,“梵”是宇宙万物的统一体,是人类和谐的最高象征。泰戈尔的生命中浸透了这种哲学的意念,但是,泰戈尔不是宗教者,因此,他把这种意念不是引向来世或虚无飘渺的天庭,他扎根于泥土,培育着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鲜花,他爱着人——从国王到乞丐的各色人群,因此他寻求到了那种“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并不想指点人们什么,他只想向人们倾诉什么。

在《吉檀迦利》中的“你”是谁?是诸天之王吗?是国王吗?是他爱恋的女人吗?是他的挚友吗?是陌生的过路者吗?也许是,也许都不是。那个你就是“你”。

谁面对着泰戈尔,谁在读泰戈尔的书,谁就是那个“你”!那是一种象征,是真善美的象征,是泰戈尔的世界中最高爱情的象征。如果你净化了自己,你也就是这种象征,你也就达到那种境界了。

泰戈尔在对你说话,在悄悄地、坦露心灵地、极富情感地说话。此刻,任何的故弄玄虚或矫情作状都是丑陋的,多余的,任何的包装也显得委琐了。

所以我说,泰戈尔的魅力在于“泰戈尔和你”。你们之间和谐交融,你慢慢地真正的把这“你”看成了你自己,你倾刻就变了,你和泰戈尔合二为一。

世间还有什么文学作品比这种魅力更富魅力呢?

                                            ( 节选自刘湛秋《<泰戈尔文集>序》)

 

 

16.下列的判断,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5分)

   A.泰戈尔的魅力主要来自作品形式上的朴实无华,崇尚率真、自然的风格,不刻意搬弄华丽的词藻和创造宏伟的气势。

B.泰戈尔作品体现了“万物统一”、“人类和谐”的哲学追求,通过各色人群的喜怒哀乐,突出“梵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C.泰戈尔的作品没有高调的说教内容,没有哗众取宠、装腔作势、高深莫测的玄机,在其作品中读到的都是他向世人真诚的倾诉。

   D.阅读泰戈尔的作品,进入泰戈尔的世界,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前行,在聆听他的诉说、感受他的情怀时与他和谐交融。

   E.《吉檀迦利》的形象内涵较为单一,既是事物本身,又不是事物本身,他带有社会的、人生的各种色彩,亲切、易懂、感人。

 

17.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和泰戈尔“合二为一”?(5分)

 

泰戈尔的小说

 

             过 
     
    我不得不离乡背井。
    我是本地的一个乡村医生,家就住在警察所的对面。对警察所里的先生们,我总是低三下四奴颜婢膝。真是比对阎王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我非常清楚,这些保护神会给人们带来各种苦难。
                宝石能使首饰更加名贵生辉,首饰能使宝石更加璀璨夺目。我和警察所的关系也是如此——我的职业能给警察所带来好处,而他们的营生也能使我增加收入。
    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自然而然,我和警察所长乔克罗博尔蒂就成了挚友。所长多次对我说:他亲戚有个无依无靠的女儿,打算嫁给我作妻子,这使我很为难,因为我的前妻留下了一个女儿——绍希,我不愿把她交给后娘,我希望尽量多积蓄些钱。只有这样,女儿才能与大户人家的子弟结亲。嫁了女儿,我再着手操办自己的婚事。
    正在我筹办这笔要紧钱财的当口,图尔希村的霍里纳特找上门来,抱着我的脚哭泣哀求。原来他的女儿夜里不幸突然死了,他的仇敌给警察所长写了一封匿名信,诬告是堕胎而死的。警察打算把他女儿的尸体弄来检查。
    霍里纳特不能忍受对刚去世的女儿进行这样恶毒的诽谤和侮辱,说只有我能搭救他。
    拉克什米女神的行踪是难以琢磨的。她既可以堂而皇之从正门而入,也可不请自来,从后面而进。我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这种事情可不简单哟!”随后我就讲了几个瞎编的事例,吓得霍里纳特老汉战战兢兢,像小孩子一样哭得更惨了。
后来霍里纳特被弄得彻底破产了。
 我女儿绍希以同情的语调问我:“爸爸,这个老头怎么跪在你脚下,这样嚎啕大哭呢?”      “去!去!去!”我生气地对女儿说,“这件事与你毫不相干!”
办完这件事后,女儿婚事的款项迎刃而解,结婚的日期都定好了。婚礼的前一天,半夜三更,我女儿绍希得了霍乱,病情发展极快,我尽了最大努力,也毫无成效。我跑到霍里纳特跟前,抱着他的脚,说“好兄弟,请原谅我,原谅我这罪人!”“你没有过错,我却使你破产。我所犯的罪孽,使我女儿遭到了报应。”说完后,我脱下霍里纳特穿的便鞋,朝自己头上抽打起来,老头连忙从我手里把鞋子夺了下来。
第二天,绍希全身发黄,离开了人世,永远安息了。
    过了一天,警察所长对我说:“喂,别耽搁了,你马上就成亲吧!要不要先派人去打听一下?”所长对我的友情,仿佛成了抽打我的鞭子,使我感到耻辱。
我用自己的收入,为可怜的霍里纳特盖了一栋茅舍,把自家的奶牛送给了他,还把他典当在高利贷手中的农具家什赎了回来。
我给穷人看病,不再要他们交钱了。看到任何生病的姑娘,总是当成我的绍希在受病痛折磨似的,尽心尽力为她们治疗。
雨季开始了。大水淹没了村庄和稻田,出门就得乘船。大雨滂沱,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一天,地主家找我去看病。
坐船的时候,我看到警察所前面停了一只舢板。一个农民腰里只缠着一块布,坐在船上任雨浇淋,我问道:“喂,发生了什么事?”农民告诉我,昨天晚上,他女儿被蛇咬了一口死了。警察所要他从老远的村子里把尸体运来检验,我看到,他把自己仅有的一件上衣,盖在了死去的女儿身上。地主的仆人不愿再等,把船划走了。
    傍晚回家,只见那位农民完全像个幽灵,坐在原地。经过反复询问,我才知道:警察曾来过问他带钱来了没有,他说他一贫如洗,身边什么也没有,警察说了声“那就像现在这样坐着等吧”就扭头走了。
    我再也克制忍耐不住了,我仿佛听到我女儿绍希那怜悯颤抖的嗓音,在阴沉的天空中回荡。这位失去女儿沉默不语的农民所受的无以复加的痛苦,仿佛在撞击我的胸膛。
    我冲进了警察所长的家。所长正安闲自在地坐在藤椅上,吞云吐雾地吸着烟,旁边坐着他那刚从家乡来的姨父,他就是那位准备把女儿嫁给我的亲戚。我愤懑地质问所长:“你们到底是人还是魔鬼?”
    我和所长那渗透无数被压迫者眼泪的友谊,在这场风暴中完蛋了。
    不久之后,尽管我拜倒在所长脚下,一再颂扬他的好心肠,多次检讨自己的过失,但是,最终仍然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乡。
                       (节选自《泰戈尔中篇小说精选》,黄志坤译)
                        

 【注】①拉克什米是吉祥天女,又称财富女神。

 

 

18.请简要概述霍里纳特破产的原因。(5分)

 

19.结合文本,说说“我”为什么“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乡”?(5分)

 

20.《泰戈尔的魅力》提到“他并不想指点人们什么,他只想向人们倾诉什么”,你觉得泰戈尔在这篇小说中想要向人们“倾诉”些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表达(2题,9分)

2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以“我的房子”为开头,把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句意连贯的四个短句。(2分)

从我的建在山坡上的、大多数玻璃窗户朝西、俯临着通向西雅图的华盛顿湖的房子可以尽览日落和奥林匹克山的景致。

 

(2)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两处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语意连贯,衔接自然。(4分)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对此,(①)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②)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③)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④)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22.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取两句集成一副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莫辞更坐弹一曲(白居易《琵琶行》)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劝君更进一杯酒(王维《渭城曲》)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

 

 

六、写作(1小题,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60分)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7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