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霞老师的教育观点
(2010-01-31 10:04:40)
标签:
演奏会钢琴教育 |
分类: 亲情日志 |
1月30日,彦羽的Piano冬季演奏会。
演奏会的大体情况:本次演奏会,共有三、四、五年级大约40名同学参加。彦羽的《彩云追月》总体不错,报幕大方,演奏比较熟练和沉稳,曲调意境表现比较到位,旋律比较优美,只是在大跨度琴键处理上有些生硬,跟手掌小有关系,听出来跟练习时间不够也有关系。李文澳的《先锋队队歌》完成的也比较好。相比之下,刘文恒的《南海小哨兵》更熟练一些,演奏投入,对音乐的表现力强,完成得很好。最后的两支曲子,郑霞老师特意安排了六年级的两位同学弹奏,其中一曲是贝多芬的《悲怆》,这两位小同学计划以后往专业方向发展了,其中一位在上海跟一著名钢琴演奏家学习。一比较就知道,他们俩的演奏明显功力深厚一些。
演奏会结束时,郑霞老师给家长们讲了如下观点:
一、小学阶段一定要完成业余琴段的学习。她希望在小学毕业前都考出十级,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国外完完全全不一样,初中以后功课特别紧张了,所以到初中后,如果还跟她继续学习,她一般两个礼拜才安排一次课,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功课。
二、孩子们一定要每天练琴,坚持不辍。根据她的经验,到了中学阶段,琴弹得好的同学学习成绩肯定也好,都在班里前五、六名的。这是因为练琴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使得钢琴和文化课学习并不冲突,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所以,不管以后孩子走不走专业这条路,每天都要让她练琴,要变成生活中少不了的习惯和内容。
三、十级前后就要考虑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她说她只是一个钢琴普及老师,能力和水平都有限。她把孩子带到十级阶段,如果孩子有兴趣和潜质往更高层次走,她会坚定地把学生推出去,不会把揽在自己这里误了孩子的发展。但是如果到初中阶段不走钢琴专业这条路,就理应把文化课学习放在首位,钢琴还是建议继续练下去,每天都要练,不要手生曲生,这样,如果文化课考上一本就上一本,如果成绩达不到,可以保留一条考艺术一本的路。
四、养个孩子容易,教育很难。在孩子学艺这条路上,家长要付出比孩子还要多的辛苦。她拿刘文恒作比,说他弹得这样好,他妈妈的功劳很大,每次都骑着个电动车带孩子上学,风雨无阻,刘文恒每天在家练琴也不少于两个小时,都跟他妈妈督促有关。她希望所有的家长,不管当年让孩子学琴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琴练到这个程度了,就要鼓励孩子,并和孩子一道坚持走下去。练琴这段人生经历很难得,是磨练意志和品格的好时机,孩子一般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学琴,体验到成功对她很重要,以后她会有更大的自信去体验别的成功。所以不要功亏一篑。
五、一定要多鼓励孩子。鼓励是最好的老师,成才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郑老师说她教钢琴这么多年,也经历了一个很大变化,年轻时是带着激情教学,老挑学生毛病,现在不大批评学生了。她希望家长一定要多发现孩子的长处,鼓励这种长处。她希望这次演奏会结束时,每个家长都要指出孩子演奏的优点,更多地发现他们的优点。
六、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她的水平有限,但是家长们还是信任地把孩子放在她那里教,她很感谢这份信任,她能体会到这份音乐普及教育者的沉甸甸的责任。她希望能和家长们一道,为孩子们的成长、在音乐才能的发展上尽到自己的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