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睡心,后睡眠

(2014-11-06 13:53:09)
标签:

健康

保健

美容

食疗

育儿

分类:

               http://images.china.cn/news/attachement/jpg/site3/20100321/59387647901515782.jpg

  在睡眠障碍的诸多因素中,心理障碍为最多、最主要,故“睡诀”之要:“先睡心,后睡眠”,以失眠为例,可分析如下三种。

  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才能睡着,多由精神压力,担心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

  睡中不安稳。是睡不宁静,容易惊醒,常有恶梦,中年人消化不良的,常易发生这种情况。

  早醒。是入睡并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再入睡,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人常有这类失眠。可见,在失眠疾病中,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占重要地位,治疗时应以“先睡心调心”为原则,在起始失眠阶段,调节心理因素尤其重要。

  上床以后,如果入睡困难,或早醒不易再入睡,不要烦躁,而应想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或者聆听轻音乐,借助于温馨或单调的声响,催眠入睡。

  睡眠“先睡心”,是个重要原则。

  唐代孙思邈说:“能息心,自暝目”。

  宋代蔡季通《睡决》说:“早晚睡时,先睡心,后睡眼”。

  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说:“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这是一种由动入静,诱导大脑皮层兴奋转向抑制的方法。

  曹慈山的老年保健书《老老恒言》中还指出:“少寐乃老年大患”。但他对患失眠症者并不全主张药物治疗,因为失眠有很大部分属于心因性。对付失眠,首先是从思想认识着手,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理智控制情绪。其次是养成锻炼身体习惯,注意生活规律化,作息定时,饮食清淡定量,只有在必要时才去求助于药物。但应切记,一般使用的镇静剂,安眠成药,或多或少具有副作用,常服成瘾,依赖成性,终非长计。

  一般失眠症经过病因解除,心理调理,躯体松驰治疗即可治愈。对一次两次的失眠者,首先不要紧张,树立信心,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战胜失眠,不要以为一两次失眠会天塌地陷。

  对于原发性失眠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调理入睡的心情,调整睡眠习惯,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适合于昼夜阴阳的循环。也应注意睡眠时间因人而异,睡眠时间短些对人体并无多大影响。对于继发性失眠,以处理引起失眠的基本疾病或情况为主,一般来说,对失眠的病因解决后则失眠就会不治而愈。

  要调理失眠,从入睡开始,即所谓的“先睡心,后睡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