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老师讲功夫:无极桩

(2013-11-20 15:03:36)
标签:

养生

保健

健康

美容

食疗

分类:

            http://t1.baidu.com/it/u=2476710529,3939006291&fm=21&gp=0.jpg

      易筋经的练习要练习站桩,易筋经在太极之前,故用太极来论易筋经。桩者:乃立木于地下也。练习站桩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个中奥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站桩是中国功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养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一节,说练守中土,练中定劲的重要,“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方中足有根”。太极“八卦九宫桩”谱中说“桩原为练静力,必须静中寓动。静为太极拳之体,动为太极拳之用”。

    无极桩:太极拳预备式即为无极桩。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写到“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又说“人皆於此势易而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正说明此式的重要,应该单练,细心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的意境和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呼吸要自然,先呼后吸,呼气时想松,自颈、肩、背、腰、胯节节下松,直到脚掌。吸时心静,含胸拔背,节节上提。一呼一吸,一下一上,是练习上下之圈,以练松沉为主。

    姿势要求:双脚平行开立,等肩宽,腿微曲,双足上有两穴名涌泉,双肩上有两穴名肩井,涌泉与肩井要在一个直线上,井得泉而不干,泉得井而不溢。双目视天际片刻,慢慢回收,慢慢闭上双目,同时意念双耳同时封闭。意稍停,双手从两侧弧形上举,至头顶,指尖相对,手心向下。稍停,双掌从体前下翻落下,指尖相对。落至胯前,放松垂于体侧指尖向下。从双手向下落的过程中,意念头顶上有气如瀑布自顶流下,直落涌泉。然后就什么也不想,要进入一种无我无像的境界。

    收式是,双手右内左外抚与丹田之上逆时针由小到大转三十六圈,顺时间从大到小转二十四圈。

 

附录:

站桩二十四式 __王芗斋

一、站式

1.预备式: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初站者可站成八字形,两腿直立放松,或略弯曲,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放人上衣兜内亦可),十指分开各弯曲,松肩、含胸。

2.浮托式:两脚同预备式,两膝略弯,最大弯度前不过足尖,两脚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外,两手提于肚脐左右,臂成半圆形,松肩撑肘,手心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向上,十指分开略弯曲,双手指相对,距离二拳左右似托叶个气球,上体保持正直,臀部下蹲,似坐一个高橙,目微闭,嘴微合,心胸开阔,面似笑非笑,自感全身浮飘,有虚灵挺拔之意。

3.扶按式:两臂抬起微弯曲,手心向下扶按,十指分开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高度与脐平,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4.撑抱式:双手轻轻提起,放于胸前,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微微弯曲,手心向里如球抱状,松肩堕肘关节稍下垂外撑,其它要求与浮托式同。

5.推托式:根据撑抱式,双手手心反转向外,似推物状,其它要求同浮托式。

6.浑圆式:两手提起在胸前,手心向内两手指向下,高不过肩,其它要求同撑抱。

7.前后分水式:两足站成丁字步,膝微曲,双手在胸横线以下,手心向前为前分水式,手心向后(拇指向下)小臂后拧为后分水式,全身放松,似在水中游泳。

二、坐式

1.端坐椅边,身躯直立,再膝自然分开,两膝约为90。双手轻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亦可手心向上似托一气球,松肩撑肘,头正;闭目,嘴微笑,全身放松。

2.两手放在胸前,松肩提托,距胸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十指分开,全身肌肉放松,意念似托一气球,其它同坐式1

3.两脚前伸,两脚放平着地,两手撑托,其它要求同坐式12

4.正坐,将手举肩前上方,双手距离略宽于肩,靠背含胸坠肘,头上领,两脚提起回勾,全身左右轻轻摇晃数十次后自然稳定放松。体弱者也可把两手放于大腿。

三、卧式

1.身体仰卧,两腿平伸,约与肩同宽,闭目嘴微张,双手放于小腹部,枕头高低相宜,全身放松如在水中荡漾。

2.两手放于胸前,手心向下,松肩坠肘,意念似听风雨之声,两膝提起,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其它同卧式1

3.两膝提起,弯曲约为45,双脚平放下踏,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臂抬至脚前,手心翻转向上,手指向时前方,肘离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松,头部同卧式1

4、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球状,肘离床半尺左右,注意肩部肌肉放松,其它与卧式3同。

四、行走式

1.双手搓按式:两腿微弯,两手分开,双手似扶按弹簧,带领全身移动,两足擦地出步,前足似踩一小球滚动,两足轮流倒换,上领下随,目向前视。

2.双手揉球式:足站丁字步,两臂抬起在胸前,两手似揉球状,左手心向里,右手心向外,十指分开,似直非曲,臂半园,腋半虚,两手慢慢转动,似揉一气球。

五、辅助功

1.双手扶椅:双手扶椅,距离约二尺左右,松肩,腹部放松,臂部向后掀,两脚站丁字步,也可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上体向前倾斜,头上领,带动全身微微摇晃数次后稳定不动。

2.双手扶树:双手扶树一上一下,脚站丁字步(可轮流调换),上体向前倾斜,闭目,头向前微低,或向左右歪斜,意念脚似踏棉花包,头如绳吊系,自觉全身轻灵并有睡意之感。

3.按摩式:两脚开立约同肩宽,双手扶按肚微微颤动(①双手在肚脐左右,②双手在肚脐上下,③双手按肚脐处,时间不限)。然后手背贴腰,以头带动全身慢慢左右转动(向后看)

六、金鸡独立式

直立挺拔,左腿提起,脚尖回勾,右腿弯曲,臂部和足跟成直线,左手搓按,右手提携,头领脊柱神经,目向前视,精神集中。

七、丁八式

足站丁字步,两足距离同肩宽,档撑,两膝分争,三夹两顶,前足着地,足跟略抬起,后足吃力,前四后六,两臂抬起,手指向前,三分撑,七分抱,头领脊柱神经,目向前视,精神集中。

八、降龙式

两脚大步分开,前足横平放,前腿弓,后腿绷,两臂分撑,一手向前,推托式,一手向后搓按式,头向后扭,目视后手虎口,精神集中。

九、伏虎式

形如丁八式,前四后六,前腿弓,后腿撑,三夹两顶,松肩撑肘,双手虎口向前,左手提抓,右手搓按,头带动全身,目向前平视,精神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