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cba.org.cn/tcbaphoto/photo/2011419161228.jpg
“没有发达的股四头肌,就不要随便下楼梯”,这是这几年我在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因为在临床生活中发现股四头肌真的是在维护膝关节方面意义重大。
http://www.100how.com/d/file/home/jianshen/2012-05-16/ee8001de47943b758017e33e8dd22a54.jpg
骨性关节炎是很多中老年人多发的退行性疾病,由于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所以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的表现更为突出,早期主要以疼痛为主,到了晚期则出现畸形,力线改变。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加强股四头肌锻炼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在临床当中还是很有特色和效果的。
http://www.wiki8.com/uploadfiles/zoomimg/2009-8/2009825121433734.gif.jpg
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各种疗法大多是对症治疗,即使是外科手术也只能作为一种补救措施。人工膝关节的近期效果好,但其翻修率不断上升,也不可能真正替代复杂的人体关节结构。而且,膝关节置换费用昂贵,不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研究和探讨一种可锻炼肌肉,保护关节以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到来及治疗早、中期的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为广大的患者解除痛苦是医生及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股四头肌是运动膝关节的一组肌肉,它起自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向下止于胫骨粗隆,它分别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组成,它是膝关节的伸肌,其张力较屈膝肌力强3倍。股四头肌主要是单关节肌,有髌骨加大,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轴的垂直距离其力矩远较屈膝肌为大,杠杆作用强;而屈膝肌肉大多是双关节肌,其张力因素影响杠杆作用,股四头肌的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1)伸直膝关节;(2)在膝关节屈曲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可以对抗重力,维持膝关节的稳定;(3)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维持动态稳定,股内侧肌的附着位置较股外侧肌为低,其纤维方向斜度较大,因此,对稳定髌骨起重要作用。在膝关节伸直至最后10°~15°时,股内侧肌还能使胫骨外旋以增强膝关节的扣锁机制。因此,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有助于对膝关节的保护,原因在于作为膝关节功能稳定的重要组织结构,股四头肌可缓解运动对膝关节的冲击力,正常步态足趾着地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对着地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了关节的负重和应力,股四头肌的肌力减弱肯定会影响这种保护性作用;强化股四头肌训练可改善其对膝关节负重状况的调控作用;强化股四头肌的训练,可改善膝关节步态的稳定性。因此,股四头肌的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加强股四头肌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定的治疗作用符合中医的筋强骨壮的原则,所以正确锻炼股四头肌可以对膝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为什么我们老年人不能随便上下楼梯或者爬山锻炼?原因如下: 膝关节由大腿骨(股骨)及小腿骨(胫骨和腓骨)以及膝盖骨(髌骨)构成。由表面滑膜、软骨、半月板、韧带以及肌肉牵拉固定,保持其正常伸曲功能。其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病变。关节软骨是包在关节表面的弹性组织,其营养来自关节内滑液,运动时,软骨上间歇性受力,形成唧筒作用,使滑液在软骨内循环,保证其营养供应。关节软骨没有神经支配,也没有血管供给营养,必须从关节液中获得,其代谢产物也只能排在关节液中。当关节活动或负重时,关节受到挤压,可将其水分挤出,当不负重或休息时,像海绵一样,又将关节滑膜分泌的滑液中水分吸收,从而获得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像一个衬垫,起着缓冲压力的作用,当关节活动有负重时,软骨被压缩,当不负重或休息时,又可伸展,起着保护软骨下骨骼不被破坏或损伤及润滑的作用。保持骨端滑动,由于有弹性作用,可很快恢复原状。平地走路时,主要是股骨与胫骨(股胫关节)受力活动,而在上下楼、爬山或下蹲时,膝关节除了股胫关节受力外,还有髌骨与股骨间形成髌股关节受力活动,它的负荷远远高于平地走路,高达7倍。人到50岁以后,手脚容易发麻,上下楼、爬山膝盖易有酸痛感,甚至有“吱吱”响,这些都是老化的表现,是骨关节退化所致。由于关节软骨纤维变性,弹性减弱,关节液减少,变得干燥,很容易受到损伤,且可老化,逐渐蔓延影响到滑膜、韧带、关节囊等。膝关节周围萎缩,尤其是股四头肌萎缩或减弱,膝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肌肉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股四头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膝关节的保护成为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问题,增强股四头肌肌力是关键。
对已有膝关节疼痛症状者,仍需做非负重的锻炼(如游泳,特别是蛙泳更有利于膝关节活动,也可骑自行车),有利于锻炼关节活动度,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改善膝关节稳定性。若长期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进而早期退化,反之,若过度运动,造成过度负荷,会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对已有的骨关节老化、炎症,再做不适当的锻炼,无疑是雪上加霜,会加重病变发展。因此,不动或过度动都不可取,应掌握不负重或少负重的锻炼原则,以增强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达到增加耐受力,增强疾病防治综合能力的目的。
方法如下:
1、坐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脚尖朝上,持续五秒为一次,二十次为一组,上、下午各一组。对于那些肌肉萎缩、伸膝无力的患者,以及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术后卧床期间),可在床上把枕头横放在膝关节下,屈膝约30度左右,练习将膝关节伸直后坚持五秒为一次,逐渐增加练习次数。有助于患者重新站起来行走。
目的:加强股四头肌肌力。适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和股骨术后等患者。
2、仰卧:绷紧大腿肌肉,膝关节伸直,抬起大腿约30度(离床面20厘米左右),维持半分钟,放下休息5秒,再抬起,反复30次。也可按前述方法做强化锻炼。
3、双下肢蹬空回旋锻炼法:如图所示,平躺在床上,反复做两下肢的回旋环绕运动,并由屈到伸,再由伸到屈。如此反复锻炼10~20次,左右回旋环绕交替进行。
本锻炼是骨盆回旋加双下肢的屈伸旋转活动,不仅锻炼了腰骶关节,也锻炼了髋、膝关节。特别是髂腰肌、股四头肌等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侧卧位膝伸直侧方抬腿反复运动。
5、双膝夹持一皮球反复挤压。
6、攀登(锻炼部位:股四头肌、小腿、股二头肌、肩部、背部、腹肌)
a 俯卧撑姿势。收紧腹肌,慢慢将身体撑起,然后保持该姿势。将左膝提至胸前(左腿着地)。迅速交换两腿位置,把右膝提到胸前。每条腿重复20至25次。
b 完成之后,身体下沉至初始位置,用前臂和脚尖支撑身体,保持该姿势1分钟。后背保持平直,注意肘部与肩部平齐。
7、弓步压腿,仆步压腿都是很好的方法。
特别提醒: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不穿高跟鞋或凉鞋,应穿低跟鞋和有鞋带的鞋;尽量避免爬坡、登楼,避免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软的地形和鹅卵石路上行走;以自行车代步,并应将自行车座抬高,以减少骑车时对髌骨的应力;尽量避免登楼梯,没有电梯时要利用楼梯的扶手缓慢爬楼,登楼时健侧膝先起步,然后患侧腿再隨之而上;尽量避免负重步行;避免站立工作;坐时应将膝关节稍伸展,并应不断的改变位置,不要将膝关节屈曲在椅子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