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坐中五事调和之调饮食总纲

(2012-09-04 14:15:39)
标签:

健康

少林

心理

养生

坐禅

分类:

     http://res.img.ifeng.com/3784a5c5121ec7db/2011/1230/rdn_4efd0dea1a344.jpg

  饮食法门,本是为了资益色身,以便进修道业的,古德说:法轮末转食轮先,虽然此身是幻妄的躯体,但现前在此幻化的机缘中,必须藉著此身来修道,所以必须饮食。
  饮食有六种的不调相:
(1).饮食过饱─令人血气贲张,内部胀满,息喘体重,百脉因是不能通阳运行,脑海因是昏沉闭塞,坐立难安,心思繁杂而不定。
(2).饮食过少─饥饿过度,身体赢瘦,精神不足,造成心思彷若空悬,意识不清晰,不牢固,思虑无法稳定。
(3).饮食秽浊─如辣、炸、油腻、腥荤等,令人血气紊乱,心识因是昏迷,欲念转炽,易生嗔恚。
(4).饮食不宜─如脓疮食鲜,必定动发宿病;风寒食补,必定四大违反,增重了病情。
(5).不按时食─如一日三餐,本有一个固定的进食时间,却常太早或太迟,或是少一餐,少二餐,或是成了一日四餐、五餐,都是不按时食。
(6).临睡夜食─晚餐后,不宜再食固体的食物,若是到了睡眠时刻,又吃了许多食物,将会干扰肠胃的运作,阻碍消化。
  这六种不调相,除了影响身心的健康外,还会影响三昧的发生,所以修行人在修禅定前,必须十分留意饮食的问题。
  饮食的调相有三种:
(1).不饱不饥能知所节量。
(2).按时进食,不非时食。
(3).食以清淡为主。
  经上说:饮食能知道节制,适时适量,再加上常喜好处在空闲的环境,心中清净安宁,乐于精勤进道,便是十方诸佛的教法了。这是谈调和饮食,成为助道的善缘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