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禅医:养心:分粥的智慧

(2011-12-16 11:52:29)
标签:

少林

道理

小庙

跟着

权力

脊柱

健康

食疗

手脚冰冷

太极拳

养生

腰肌劳损

分类:

             http://www.multiviews.com.tw/book_7/%E6%BC%AB%E7%95%AB%E7%A6%AA.jpg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小庙,小庙里住着7个出家僧人,他们互助友爱、亲如一家。白天,他们忙着布施、讲道和主持各项活动,晚上一起念经,日子过得悠闲而充实。可是,在旁人羡慕之余,他们也有自己小小的烦恼。

           http://img.yiyuanyi.org/2010/7/7/129229414810312500.jpg
    原来,他们清贫生活中最奢侈的一环就是每天的早餐,每到这时,饥肠辘辘的身心都会得到一次真正意义的解放和补充,可是僧多粥少的状况却每每使他们陷入了尴尬。究竟由谁负责分粥?用什么方法分粥呢?

             http://wenhua.eco.gov.cn/uploads/allimg/c090703/124B1T1020-B192.jpg
    僧人甲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起煮粥分粥的工作。可一段时间后,其它六个僧人发现分到的粥越来越少。原来,僧人甲理所当然地执行起所谓多劳多得的策略,他每每给自己留下量大粥稠的又有数量、又有质量的那一碗,这种特权很快被其他六个僧人联手推翻了。

    于是他们推选了僧人乙作为分粥人,僧人乙大公无私,他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利。可是时间一长,其它僧人发现每次他都特别照顾僧人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关系特别好,也许是因为僧人乙认为僧人丙体弱多病理应受到照顾,不管什么原因其它和尚都不愿意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又开始反抗了。

    于是,他们开始轮岗,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公平的问题。
他们的生活也因此不再像从前那样和谐快乐,他们的工作也不像从前那样受人夸赞,他们不像从前那样美好、令人期盼。恰恰相反,他们时常都因不公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开始分裂,开始明争暗斗,到后来他们干脆撕破脸皮争得你死我活。

    有一天,庙里来了个年轻的小僧人,他来自于100公里以外的一个大庙。他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目的是交流念经和参悟的心得,可是他哪里知道这个小庙里参悟的镜界早已消逝殆尽了,而他——一个刚刚入行的小人物却要承担起力挽狂澜的大任。

    又到了早餐之时,七个僧人强打起精神装着无所谓的样子望着煮好的粥,闷闷地想:“又是一场可怕的早餐。”,这时僧人乙灵机一动,说:“今天我们请客人来分粥吧。”其它和尚嘴上应和着,心里却想,“本来7个人的粥现在要8个人来分,而分粥的又是眼前这个看来修行不会很高的僧人,他能做到公平公正吗?”,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僧人将他们带回到一派和气快乐的生活中。 

     那天早上,小僧人认认真真、尽量均匀地将粥平到了八个碗里,分完
后,他站在一旁等着师兄们将一碗碗粥拿走,直到剩下最后那碗,他才拿起来喝。看到这里,最聪明的僧人甲茅塞顿开,他看出了小僧人的分粥法宝,那就是:分粥的人只能取用最后的那碗粥。怀着好奇之心,僧人甲请教了小僧人:“你如何想到这么灵验的分粥方法的?”,小僧人不以为然地说:“是我们师父立的规矩,就这么简单!”
    故事中小僧人的师父逻辑看似简单,但却蕴含了一个很深的道理,那就是权力要分散,权力间要相互制衡。分粥的人,是掌握了一种权力的人,他不能再掌握另一种权力,也就是不能由他第一个去选粥。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类似7个僧人分粥的烦恼,经常会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斗争。这时,应用一下分粥的智慧,我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