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jgkyjy.com/UpImages/20101231100802865.jpg
腰三横突综合征又叫L3横突综合征(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因L3横突尖端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
http://www.hbgk.com.cn/UpFiles/Article/20105309512447971.jpg
发病病人多为青壮年,常有腰扭伤或劳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患侧竖脊肌痉挛,L3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限压痛。早期臀肌丰满,内收肌痉挛(由L2-L4闭孔神经支配);重者,晚期可见臀肌痉挛,臀中肌可触及索条状物,有压痛。本病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点①本症咳嗽、打喷嚏时疼痛不加重。②压痛点位置不同,本病位于L3横突尖端,后者为病椎椎间隙。③本病少数重症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腰椎横突是胸腰筋膜前层的附着点,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相连;又是腰方肌、横突棘肌的起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也通过腱膜起于此处;肌肉和筋膜对腰部稳定性和运动性有重要作用。而L1-3脊神经后支穿过横突的肌筋膜行于横突背侧。其中L2脊神经后外侧支正好紧贴L3横突下行。故L3横突综合征的发生与其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关,L3是腰椎前凸的顶点和腰椎活动的中心,成为腰部活动杠杆的支点,承受压力应最大,而L3横突最长、最宽,尖端肥厚;附着在L3横突的胸腰筋膜前层也最多,成束状。因此,附着于L3横突的软组织,形成了以L3横突为中心,肌肉-筋膜-L2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特殊结构。当腰部用力,特别是用力不平衡时,一侧椎旁肌收缩,由于杠杆作用,必然引起对侧横突上撬,从而产生L3横突尖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出现出血、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久之,在L3横突尖端周围出现纤维化,形成瘢痕粘连、筋膜增厚和肌腱膜挛缩,可引起神经、血管束卡压,出现下腰痛或腰臀部疼痛。
http://sjzxiaoping.cn/Upfiles/200752512661.jpg
手法操作:在腰部沿骶棘肌部位施用滚法操作6~8遍,配合腰部后伸等被动运动;指按揉第三腰椎横突处、肾俞、大肠俞约5分钟;(此处是重点)用拨法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做与条索状硬结垂直方向的拨动2~3分钟,手法要柔和,并配合揉法以消瘀散结;沿患侧臀部及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施按揉法3~5分钟;用点法或按法点按环跳、秩边、委中、承山等穴各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自我推拿保健:用双手的掌指关节背侧或拇指指间关节背侧按揉腰部两侧痛点约5分钟;用手掌做上下摩动约3分钟;用空拳叩击命门、腰阳关等穴约2分钟。平时用腰围束腰;避免腰部过度的屈伸或旋转活动;注意腰部保暖,防止过度劳累。
腰三横突综合征被动体疗操作:让病人背靠墙壁直立,然后医生辅助病人弯腰,当病人不能再继续往下弯腰时,医生一手托住病人腹部,一手压住病人背部,弹压一下,病人即能将腰弯至正常,接着让病人直立,医生扶住病人使之背伸,当不能继续背伸时医生即顺势使病人向背部过伸一下,手法结束。
此手法适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手法操作后。
这是根据腰三横突综合症的根本病因是骶棘肌深筋膜和第三腰椎横突尖端部的粘连,当人体弯腰时,第三腰椎横突沿骶棘肌深筋膜下降,该病的病因致使病人不能自由弯腰,当做过针刀剥离手术后,绝大部分的粘连已被分离,只有少量的藕断丝连的粘连,在病人背靠墙壁弯腰时,无法以髋关节和膝关节来代偿弯腰(因为靠墙直立时,要求患者足跟靠墙,膝关节后侧靠墙),在此种情况下患者的弯腰动作,全部要靠腰部的弯曲来完成,当腰部不能下弯时(此时腰部出现疼痛),说明还有藕断丝连未被分离,此时医生利用患者欲继续弯腰的心情,顺势弹压一下,这些藕断丝连就会被彻底分开,由于病人没有对抗医生手法方向的情绪,而是和医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继续弯腰,所以对病人的任何组织均不会造成损伤,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让病人背伸,此时腰三横突沿骶棘肌上升,其原理和弯腰时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实际的操作就是弹压一下和向背部过伸一下,其余都是准备工作,操作的真正时间也就是一、二秒钟。
http://image.yeekang.com/upfile/1007/bkofimg/185/129264268276250000_245942.jpg
日常锻炼:
仰卧: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 ,支撑于床上 ,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 ,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俯卧:患者采取俯卧位 ,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
,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
,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果长期坚持锻炼 ,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
纠正日常不良姿势:
1.坐位训练
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髋、双膝弯曲90°,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靠紧,不留空隙,以减少腰椎的前屈。
2.站立位训练
患者腰背部紧贴墙壁直立,以腰椎和墙壁之间伸不进手为度,然后逐渐屈髋屈膝下蹲。这是在坐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第2步训练。
3.步行训练
在坐位和站立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步行时的腰椎姿势训练。其方法是:头上顶一笔记本或其他易滑下来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尽量不使头顶的物品掉下来的前提下迈步前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