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藏,佛说佛医经,孕妇营养过剩的健康危害,少林禅医

(2011-06-09 15:23:25)
标签:

育儿

少林

营养过剩

胎儿

医经

不良情绪

长跑

佛教

肌肉

健康

咖啡

老年痴呆

分类:

          http://www.fushifu.cn/Public/Uploads/Image/200906/2214244772007702.jpg

    大家都知道孕期要加强营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过多的饮食反而会导致孕妇体重大增,营养过剩,结果对孕妇和胎儿都没有好处。     
    吃得过多将会使孕妇体重剧增。由于体内脂肪蓄积过多,导致组织弹性减弱,分娩时易造成滞产或大出血,并且过于肥胖的孕妇有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炎等疾病的可能。     
    吃得过多使胎儿也身受其害。一是容易发生难产,胎儿体重越重,难产率越高。二是容易出现巨大胎儿(体重超过4.5公斤),分娩时使产程延长,易影响胎儿心跳而发生窒息。出生后,由于胎儿期脂肪细胞的大量增殖,引起终生肥胖。因此,在胎儿期就应预防肥胖症。三是围产期胎儿死亡率高。经统计,孕妇体重增加超过13千克时,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比普通孕妇要高2-5倍。     
    因此,孕妇要合理安排饮食,不可无休止地过度进食。《万氏女科》云:“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之气以养其胎,则胎气完固,生子无疾也。”      
    一般来说,妇女怀孕后,每天需要2500千卡热量,比平时增加500千卡热量。所以,在妊娠中晚期,每日主食400-500克左右,牛奶250毫升或豆浆500毫升,鸡蛋1-2个,鱼虾、肉类100-150克,豆类、豆制品100-150克,新鲜蔬菜500-1000克,水果适量,就能满足孕妇的需要。尽量粗细粮搭配,荤素食兼有,品种广泛多样,食量合适。关键是要搭配均匀,防止偏食,而不必过多地进食无度。     
    判断孕妇营养过剩的最好办法是观察其体重增加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孕早期的体重最好增加0.75-1.5千克,以后每周增加0.4千克,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增加总数以12.5千克为宜。    
    如发现体重增长过快,就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限制主食,少吃甜食及脂肪类食物,并在孕晚期适当增加活动量。请您结合您孕期的具体情况,合适而有节制地合理进食。

附录:宋吴天竺沙门竺律炎共支越译

佛说佛医经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火少寒多目冥。

\\\\\\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着世间。﹂何以故?人贪婬人知色味、瞋恚知横至味、痴人知饭食味。《律经》说:「人贪味,味复味得生,不得美味。」佛言:「一食者为欲断生死,亦随贪不能行道,为得天眼自知所从来生,去至何所。人不念死,多食、常念妇人,皆堕百四十恶,中夭皆用饭故。犯十恶后生便失人形,堕畜生中。既得作人,饥渴血出,瞋恚傍生于爱,内生于贪。佛说有大福,自饥以饭与人,令人得命,是为大福。后生饶饮食,乏瞋恚,亦无所施,施亦不得,但意恣贪婬,亦无所施,但得意恣,非我所有。一钱以上,不得取故,作贪欲空自苦作罪。道人不有忧愁,忧随怒,愁随贪。我辈有死岁、有死月、有死日、有死时,亦不知、亦不畏、亦不行道、亦不持戒,东走西走,忧铜忧铁,忧田宅、奴婢,但益人恼、增人苦,为种畜生习。﹂佛言:「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众华,勤苦积日已成,人便攻取去。唐自苦,不得自给。人求是念是,忧有忧无,饥渴勤苦,合聚财物。未死,忧五家分,或水、火、盗贼、县官、病痛,多不如意;己死,他人得之。身当得其罪,毒痛不可言。五分者:一者,火分;二者,水分;三者,盗贼分;四者,县官分;五者,贫昆弟分。何为无忧所有?人不计是五分忧,苦剧不弃,是忧苦有万端,结在腹中,离道远法。人法生贾作,得利,不当喜;不得利,亦不当忧,是皆前世宿命所致。人有贪,贪便不得利。正使得一天下财物,亦不能猛自用之,亦不随人去,但益人结、但有苦恼、但种后世缘因。缘因如火,如火无所不烧。我辈不觉,是黠不敢妄摇,知为增苦种罪。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是故于此中,缘起大悲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