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time/08rwsj/images/08_b.jpg
老家有一个邻居,因为家庭很幸福,平时又注意营养和锻炼,所以身体是倍儿棒,吃嘛嘛香,一天到晚乐天派一个,从不生病,用他的一句“名言”:“这辈子还不知道生病是个啥滋味?”。
http://www.cnr.cn/dlfw/dlrw/201010/W020101015384686198217.jpg
可是有一天忽然间被紧急送到了医院,这么健康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一天早上,起床时被尿憋醒了,因为内急,起床“稍微”快了点,不想刚下床,忽觉眼前一黑,不能自己,猝然跌倒在地;由于事发突然,速度又快,致使头部形成了“鞭梢效应”,被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面上,造成了“颅骨骨裂、脑挫伤。”没过多少天悲剧出现,这位强壮的老人离开了人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研究, 原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人在睡眠的时侯,心脏跳得很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此时如果起床过快,心脏、血管、血压均来不及适应体位的改变,极易形成“一过性脑贫血”,发生晕厥,猝然跌倒,导至危险的发生。
发生这种情况绝非偶然,也非属个别现象,颇具普遍性。于是现代养生学家据此提出了“三个半分钟”的警告。
“三个半分钟”:
◆即起床时不要急,醒了以后,先静躺半分钟,使体内的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再坐起来半分钟、使身体适应体位的改变;
◆然后两腿下垂于床边半分钟,使身体充分适应体位的变化,才不会发生一过性脑贫血。不花一分钱就可避免大病的发生。
为了保护身体免受心脑血管疾病的侵扰,又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三个半小时”。
“三个半小时”:
■早上起床后,要先活动半小时,如散步、打太极、扭秧歌等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使身体强健,增强抵抗力;
■其次,中午应午睡半小时,以满足生物钟的需要,以有利于下午精力充沛的进行各种运作。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过长则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再次,于晚饭后,晚6——7时,慢步行走半小时,晚上就会睡得香,可以减少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古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