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养生禅一八段锦
养生禅一八段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882
  • 关注人气:73,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药师法门,少林寺特色穴道疗法-人中穴

(2010-08-24 09:08:53)
标签:

养生

人中穴

督脉

穴道

扁鹊

百病

保健

病变

病灶

病症

传统医学

大病

地气

分类:
                      http://img.yiyuanyi.org/article_pic/2009-05-05/1241513625.jpg

    人中穴位于面部,口鼻之间,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会之间。为急救昏厥要穴。一般认为经属督脉,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但是,根据人体经穴的演化规律,我们认为在人体里,人中穴是自百会与会阴之后演化出来的第三大穴,一般认为本穴从属督脉,那是因为本穴在头面而应天之阳,但实际上,在人类早期,人中穴其实从属任督二脉共同拥有,这里曾是它们交会的中转站,只是人类进化特别是直立行走后,人中往上偏移以致性属于阳而从属督脉而已。

http://www.fx120.net/disease3/UploadFiles_3551/200910/2009101420222755.jpg

    更有意义的是,人类这最早演化出来的三大穴位,竟然均与人的性命息息相关,它们是最常用的急救穴位。正常人体因受突然惊吓等不同因素而卒然昏迷,古称“尸厥”,一般有阴厥、阳厥以及阴阳中断厥。阴厥是阴包阳,阳不能出于阴,治疗当取百会穴以提升阳气,著名的“扁鹊起死回生虢太子”医案中,扁鹊就是应用此穴。对应地,阳厥当取会阴穴。

            http://www.yuzuyuan.cn/zjg/ye2/shenyi.files/1.jpg

    所谓阴阳中断厥与人之将死的阴阳离绝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阴阳虽中断但没有离绝,只是一时连不上,或微弱地连续着,治疗当然应取阴阳之交会——人中穴。事实上,人中一名也能体现此穴功能。所谓天上地下人在中,人中一名表示此穴对应于人而能交通天地阴阳也。具体地说,鼻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以通天气,口摄入五谷水液,以通地气,本穴在口鼻之间,上天,下地,中人也,又位居身体正中线,故称人中。最能交通天地阴阳而使阴阳中断重新接合。

http://www.haiyingge.com/VIEWGOOD/download/pic_tmp/2009/05/15/%E6%98%8F%E8%BF%B7%E4%B9%8B%E7%BC%9D%E9%9A%991242343659676.jpg

    实际上,人中穴应用广泛,凡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均可优先取用此穴。为什么刺激人中会出现一定的急救作用呢?中医的解答我们在上面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而西医对此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只存在认识的层面不同而已。

    其一,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血压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压过低都会危及生命,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研究表明,节律性刺激、边续弱刺激或边续强刺激人中易能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其二,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连续弱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兴奋,边续强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抑制,适当的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

    虽然刺激人中对血压和呼吸这两个重要的生命指征都有影响,但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有利。例如,边续刺激引起的吸气兴奋和吸气抑制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不同的刺激手法对呼吸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在充分发挥升高血压作用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呼吸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可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每分钟掐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

    综上所述,人中乃人体一急救大穴,实在不容忽略。这里很多朋友会说,我们很注重这个穴位啊,怎么会忽略呢?实际上,我们忽略它已经很久了。自从人类有了“植物人”的定义之后,在西医角度的断定是:死亡。但在中医角度却不是,那么在针灸上当如何取穴呢?答案是:人中穴。理由与治疗阴阳中断厥一样。

    北国网-辽沈晚报11月25日报道  53岁的沈阳汉子张奎没听过这句话,但是他默默照顾植物人妻子13年,靠每天咬妻子十个脚趾,历时10年,终于唤醒妻子,上演了一部爱情创造奇迹的大片

    又有更多的人因为对植物人的误解,放弃了治疗,从而使一个生命从此凋亡。

    愿此文引起大家注意,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