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ozhu.net.cn/upload/news/2010012964480957.jpg
捻佛珠虽然简单,却意义非凡。常捻佛珠之人往往心生大自在,对疾病和衰老毫无恐惧之心。
一般的念佛者,大多选用持珠。持珠的姿势,亦可分为二种,单手持珠与双手持。单手持珠,大多用于站立、经行的时候;而双手持珠则是打坐时经常采用的姿势。其方法是将佛珠置于两手之间,呈交叉状,把母珠放在一侧,掐捻一周,回至原处即可。其实,根据《佛像图鉴》一书记载,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强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过程中,经常有人会遇到要不要跨过“佛头”(母珠)这类问题。因为在经典中曾有:
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寿。慎莫蓦过越法罪,皆由念珠积功德。经有记载,故而才有此一说。 http://www.liangyuandian.com/bookpic/231095%E9%BB%91%E6%9C%A8%E9%A6%99%E4%BD%9B%E7%8F%A0.jpg
捻佛珠不但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治已病防未病。这是因为,每一个手指都跟一条重要的经络相连:大拇指对手太阴肺经,食指对手阳明大肠经,中指对心包经,无名指对三焦经,小指对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俗话说“十指连心”,指的就是手指连着心经和心包经等经络。所以,捻指就是在按摩经络,调节心脏气血,让人心平气和。心主神志,心神一安定,“心魔”也就破除了。
http://img.blog.163.com/photo/Fy7UR0d-Odp21NKK5d8tYw==/847239679899866929.jpg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像其他互为表里的经络一样,它们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治疗时可以彼此借力。
佛教从五部而言,《摄真实经》中记载执持念珠的方法:佛部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宝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莲花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从三部而言,《苏悉地经》中记载:佛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莲花部以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金刚部以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有一次,一名居士来找我看病,说因为自己脾气不好,才40多岁就患了高血压,问我有没有一种既能改改脾气又能降压的好药。我让他买一串菩提子念珠,下次想发火时,就先用手捻一捻。等捻完,火也就没了,过了一段,再见他时,面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说话再也不急了,血压居然也降了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