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药师法门,你不可不知的少林睡眠秘诀1

(2010-08-03 15:27:24)
标签:

养生

保健

正子时

睡眠

胆气

少林

艾灸

传统医学

丹田

法门

河南

技击

健康

分类:

              禅一,药师法门,你不可不知的少林睡眠秘诀1

    现在很多专门研究睡觉的机构发现: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多半是因为他忘记了。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1/26/xinsrc_3920104261549156204556.jpg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睡七、八个钟头?这主要是一种习惯,认为不睡这么多肯定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莫大的影响,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很明了,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http://news.pharmnet.com.cn/news/images/1180136_1.jpg
    这里面的学问就很大了,简单的睡觉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直接的关系,顺应规律去睡觉,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就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
  睡眠与养生之道:养生之道无论儒释道都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常常可以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睡眠不好是一个会产生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常常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用药物治疗,效果很不明显,或者容易反复,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根上入手。
睡眠不良与疾病产生
  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1:00),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胆气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人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按照少林医学的观点千万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60%的肝硬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