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药师法门,排毒大法---涎

(2010-07-19 11:55:49)
标签:

保健

养生

流口

脾胃

哈拉子

地震

法门

房价

佛法

佛教

健康

美容

美食

日本

分类:
涎xián
 

                    http://yuer.qe.cn/UploadFiles_9073/200805/2008052113462949.jpg

 

    涎的字结构为,左边是“水”,右边是“延”。什么意思呢?可以理解为延长的水。那延长的是什么地方的水呢?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可以说,涎,也就是口水,或称哈拉子,实际上是脾之气的外在表现。

            

  涎和唾都在口腔中,形成口腔之中的液体,但二者是有差别的。涎为液体中较为清亮的部分,而唾则是较为粘稠的部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涎。有句成语,叫“垂涎欲滴”。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这里说的涎,就是因为想吃而产生的分泌物。现在我们很多人见到饭菜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流哈拉子的感觉了。

          http://www.suo1.cn/App/Common/pic/200711/7/2007117111153721.jpg

   说到涎,我们不能不提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为什么要提这件事呢?我们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巴甫诺夫实验只是证明了条件反射理论的存在,但在正常情况下,涎既然是延长的水,那涎长的是什么水呢?那就是脾之水。是因食物而产生的分泌液,它归于脾。它产生于舌头的两侧。如果你还不明白什么是涎,你只要想像一想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就明白了。

            http://www.mom-baby.com.cn/attachments/2008/12/55174_200812092231221.jpg

  我们现在很多人去外面饭馆吃饭,是不是都爱要个饮料什么的?觉得如果没有饮料,这饭吃着没味,总觉得口很干,这说明我们人已经在吃饭的时候产生不了饥饿感了,吃饭不香,分泌不出涎来,所以才会用饮料替代。但是,饮料大部分含有高糖,影响人们正常饮食。但这种饱的感觉又不是真饱,胃里又是空的,又想让人多吃,这种吃法就会让人不断长胖。

      http://www.sun0769.com/life/health/car/house/W020091113400850315590.jpg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老年人或者小孩子爱流口水,这种现象我们俗称流哈拉子。中医一旦看到这种现象就会说你脾虚。虚,其实就是弱的意思,也就是说脾的功能变差了。因为脾主肌肉,肌肉约束不住口,自然就会将口水流到外面。但凡这种人大都比较胖,尤其是一些人在睡觉的时候,会把口水流的哪都是。

附:睡觉流口水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
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
二、前牙畸形: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
三、神经调节障碍: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睡觉时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积存食物残渣,天长日久牙石较多,引起牙龈发炎,乃至牙龈少量出血。因而睡觉时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黄色。
防治的办法
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也可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采用洁治疗法,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消除牙龈炎,减少不良刺激。
睡觉人流口水,中医多认为与脾虚有关,可以服用一下参苓白术丸,此外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须调理一段时间。

 参苓白术丸是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制作的成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主要有莲子肉去皮,一斤(9g),薏苡仁一斤(9g),缩砂仁一斤(6g),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6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12g),白茯苓二斤(15g),人参二斤(15g),甘草炒,二斤(9g),白术二斤(15g),山药二斤(15g)。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大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是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歌诀(自编):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健脾渗湿功效真。
[方解]:
本方治证由脾虚夹湿所致。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湿自内生,气机不畅,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为法。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的基本方;参苓白术散兼有和胃渗湿作用,并有保肺之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夹湿之证,亦可用治肺损虚劳诸证,为“培土生金”法中的常用方剂。
睡觉为什么会流口水
  人体口腔内有很多腺体,例如舌下腺、颌下腺、唾液腺、腮腺等,其中唾液腺日夜不停地分泌大量唾液,并通过细小管道直接放到口腔中去。
  一般说来,3--4个月的婴儿由于饮食中逐渐补充了含淀粉的食物,所以口水的分泌量就大大增加。但是,此时宝宝之吞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健全,口腔较表浅,闭唇与吞咽动作也不协调,所以口水便会往口外流。婴儿到了7--8个月后,因为正在萌出的牙齿对口腔内神经的刺激,唾液大量分泌,这时流口水就会更多。宝宝逐渐长大之后,唾液分泌的调节功能和吞咽功能渐趋完善,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消失。因此,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为何有些成年人睡眠时也流口水呢?
  这是因为患有神经官能症或其它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胃肠蠕动加强,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加上入睡后吞咽动作有粘膜溃疡、舌炎等疾患,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也可使唾液分泌增加。还有,睡眠时由于体位的关系,侧身睡、头偏向一侧,也容易流口水。当然,这种情况的口水流量较少。
  祖国医学认为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成年人流口水怎么办呢?
  首先你不要有精神负担,先到正规医院去检查,要针对流口水的原发疾病予以治疗,例如神经官能症、口腔炎症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后不要立即就寝,晚饭不要吃得过多或过多食用油腻、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内炎症的发生。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用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