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捶谱秘诀(zhuan)

(2009-10-08 21:08:07)
标签:

this

中节

to

window

alt

少林

体育

分类:

 此乃少林寺秘传古本拳谱,凡习少林拳者不能不懂,更万不可轻视,古今多少高手尽从此处得真传。十要诀重讲理论,二十四字主讲打法,分别披露如下:
一、捶把十要诀
其一曰:明三节。举一身而论之,则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然分而言之,则三节之中,亦各有三节也。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此梢节之三节也。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节,此中节之三节也。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此根节之三节也。总之不外于起、随、追而已,盖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之,庶不致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此三节之所以贵明也。
解曰:起随追,筋法也。三节名虽不一而筋法则一也。盖通身之筋法如是,而各节之中,劲法亦如是。起要起去,随要随完,追要追上,一动而三劲皆至,则无失矣。
秘诀曰:身以滚而起,手以滚而出,身进脚手随,三节自可齐。
  其一明三节最具代表性的是心意把之虎扑双把此动作最能体现“滚进滚出”之少林拳风格。“身以滚而起”指的是膝胯划一个圆,然后胸腰(也就是脊椎骨)随着也划一个圆。因为只有圆形才可以滚起,方形或者三角都不行。这样滚身而起,把屈身蹬地的劲力传达到肩上,然后肩肘划一个圆,“手以滚而出”通过梢节把劲力作用到目标上。
  “身进脚手随,三节自可齐”说的是练筋法,也就是韧带,中医讲筋有青筋白筋两种,青筋指的是血管,白筋用现代生理学来讲就是韧带或肌腱。筋者、劲也。人体的劲力主要通过韧带的束展收放来传导,还有一部分通过青筋(血管)来传导,这就属于内气运行的范围,要以意行气,通过桩功来训练,易筋经十二式讲的就是具体操作方式,有意者可参阅。明三节就是要把三节中的韧带关键之处重点活动,易筋经贯气诀上讲的用手足攉抡法,也就是轨迹拳学中的手法、身法和腿法轨迹。其目的都是通过轨迹运动来调整人体的两条大筋。因为手的控制之处在肩,腿的控制之处在胯,身的控制之处在背,这样各个训练,然后通过“起追随”法来协调同动,达到一动而三劲皆至。这样虎扑把的发力模式就算完成了。
  说起虎扑把也许大家都很陌生,其实虎扑单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直拳模式,传统拳名叫(黑虎掏心)。“滚进滚出”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把力道滚进对方的身体,然后力道再滚出对方的身体。还有个说法叫“滚出滚入”。意思是力道滚出自己身体然后再滚入对方的身体。这是同一个动作两种视觉切入点不同的解释,相比之下“滚进滚出”以对手为切入点,风格硬朗,讲的是打法。“滚出滚入”以自身体会为切入点,讲的是练法。如果直拳想要打出“掏心”般的杀伤力,就要在打法上下工夫,只有快速的“滚进滚出”才会有打透对方身体般的伤害
力!

其二曰:齐四梢。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此四梢也。必使发欲冲冠,甲欲透骨,牙欲断金,舌欲摧齿。心一颤而四者皆至,则四梢齐,而内劲出矣。盖气从丹田而生,如虎之恨,如龙之惊。气发而为声,声随手落,手随声发,一枝动而百枝动,则四梢齐,而内筋无不出矣。
要曰:上提下坠中束练,妙术惟在呼吸间。
  齐四梢重点讲的是心意把发力时一瞬间身体之血,筋,骨,肉各部位的状态.汗毛竖起,拳头攥紧,咬牙切齿,舌抵上腭,吸气收腹,这些都是发出内劲的前提条件.仿佛突然间受到惊吓等外界刺激,身体下意识作出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身体本能的激发.心意把的"意"字就是讲直觉本能的爆发,无论是主动进攻或是被动反击.这是讲打法,发力时一刹那的变脸放人.平时训练是要注意上提下坠中束,也就是头上顶.下腭微收,颈要竖起,这是上提.下坠有两种,一是沉肩坠肘,手的下坠.一种是沉身坐胯,腿的下坠.中束要含胸收腹,背要向两边拉开并有向前裹的感觉.
拳谱对呼吸在拳术的应用上一直谈得很模糊,要么玄之又玄,归宗于气功丹道,要么欲露还休,顾左右而言他.其实一言蔽之\呼吸在发力一瞬间的状态应该是<吸气收腹>,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种,一是发力时吸气大脑不会缺氧,能保持清醒而不感到累,易筋经.贯气诀练气法上所述古之战将愈战愈勇即是此法.

二是吸气时收腹能让五脏六腑不受剧烈运动的震荡,从而不会因频繁发力受内伤,好多武术练拳者把身体练坏,皆因此处不明,后学者不可不察也.收腹时体内之气自然往上涌,加上吸气时呼吸会在体内滚出滚入的循环,这也许是滚滚雷音的前奏吧!
"妙术惟在呼吸间",决非泛泛空言,望有意者不要错过此间,把玩揣摩,下点功夫.!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