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养生禅一八段锦
养生禅一八段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204
  • 关注人气:73,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易筋经关系密切的推拿流派—一指禅推拿

(2009-07-27 15:08:10)
标签:

保健

一指禅推拿

易筋经

王纪松

中国

杂谈

分类:

http://www.tsxian.com/uploadfile/2009/0723/20090723101835782.bmp

概论:一指禅推拿为中国推拿之一大特色,历史悠久,享誉大江南北,现为国内外崇尚推拿者所瞩目。相传,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天竺国僧人-----菩提达摩游历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悟出了一指禅功。《黄氏医话》在谈到一指禅推拿时说:“推拿一科,发明与岐伯,著述十卷,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四曰拿,及梁武帝是,达摩以为旧法过久,不敷应症,复取旧法而广大之,增之搓、抄、滚、捻、缠、揉六法。”由此而说一指禅推拿为达摩所创始。然而这一传说尚缺乏可靠资料,不足为信。另据《辞源》所载:一指禅本是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据传宋朝有个俱胝和尚,他向天龙和尚询问关于佛教教义时,天龙竖起一个指头,俱胝马上大悟。此后凡有人来求教,他也常竖起一个手指。他临死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一指头禅省作一指禅。由此是否可以推想,一指禅推拿的形成可能与佛教有某种联系。然而这只是一种推想,尚无客观证据。较为可靠的资料是根据几年尚健在的一指禅推拿名家朱春霆、王纪松等的记忆,江浙一带的一指禅推拿,是由清朝咸丰年间李鉴臣所传。李乃是武举,常出入宫庭,用推拿之法治病(但不是御医),后因故留居扬州,收徒丁凤山,传一指禅推拿,丁又广收学生,上海一指禅名家王松山、钱福卿、沈希圣等均为丁氏门生,朱春霆、王纪松等乃李氏之第四代一指禅推拿传人。

常用手法

     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的有: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抖等十二法。后人在临床实践中有增入了抹、--等法成为十四法。但无论是十二法或是是十四法,其主要手法都是一指禅推法,其他手法均作为配合手法或辅助手法。临诊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为诊察手段,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纪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病症及不同的部位,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法。

特点

    一指禅推拿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3点:一是临床操作强调循经络、推穴道原则,手法柔和深透,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特别强调以柔和为贵,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二是手法技巧性强,一指辅助手法配合默契,操作有序,一气呵成,使患者感到安全而舒适,既是治疗,也是一种享受,起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三是取穴准,疗效好,无副作用。因一指禅推法是大拇指的指峰、罗纹面或偏锋施治于一定穴位,其接触面(着力点)较小,压强较大,加上持续而有节奏的操作,故对全身各部穴位都能力透。因此一指禅推拿前辈均非常重视功法锻炼,要求学者必须锻炼外壮功“易筋经“和在米袋上苦练指力的基本功,以求得强壮的体魄与手法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在人体上进行操作训练,使手法技术日趋纯熟,方能应用于临床治疗。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拿的适应比较广泛,无论是脏腑气血或经络形体疾病,一般都能治疗。尤其擅长于治疗内妇杂病如头痛、眩晕、不寐、劳倦内伤、高血压、月经不调等;肠胃疾病如胃脘痛、胃下垂、便秘等;关节疾病如漏肩风、颈椎病、腰膝痛等;儿科疾病如婴儿泄泻、遗尿、肌性斜颈、近视等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