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1LTkVezy6LB59FN3B0b&690
在老家避暑的这段期间,有事没事的小媳妇儿聚在一起,听着她们将着自己家长里短,说着周围的奇闻怪事儿,随心所欲的八卦,耳濡目染的,自己也马上成为她们中得一员了!
今天开讲的,是一个关于极品公公的故事。
齐鑫的父亲,就是在90年代的时候,跟着别人做了些煤炭生意,而一夜发家,直接成了村里的首富,那时候,人人羡慕他,似乎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可随着时间的失,岁月的沉淀,近些年,镇上有钱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随之齐鑫父亲的传奇发家故事也就被人们淡忘了!
不过,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鑫还是有一定的家底,再说,齐鑫也的也不错,按说这样的条件,齐鑫找个媳妇应该很简单。可是,齐鑫,偏偏没有这样的好事儿,原因就是他有一个偏执却又强势的父亲,由于父亲近乎偏执的个性,一直不让齐鑫出去工作。说什么,你能出去干什么,能挣几个钱,再说咱家又缺钱,你就在家好好还不如在家里等机会,只要时机一到,我们父子都可以大赚一笔!一个20多的大小伙楞是被窝在家里,干起来擦桌扫地的生活!
齐鑫的生长环境就是在父亲一手遮天里,加之又处于家里的经济的主宰者,唯我独尊的地位就更加突出。就是他那很有主见的姐姐,经过无数次的反抗,最终也是臣服在父亲的安排的婚姻里。他的母亲,就更别说了,就是连买一袋盐一瓶醋的也得经过允许!也许是早就习惯了父亲的行为,所以他从未有过反抗,一直生活在父亲的掌控中。
看着同龄人一个都结了婚,齐鑫的心里还是很感触的!别人的成双成对和自己的形影单只还是形成了落差。直到他27岁那年,齐鑫才结了婚。
按说成家立业了,第一项就是齐鑫就得负责了,他得对自己的媳妇负责,他得负责养家,养家就得出去工作。当齐鑫提出这个要求是,他的父亲立马就急眼了;“我是没给你花的,还是家里没粮了,出去能挣多少钱,别出去丢人现眼了!”齐鑫知道父亲的脾气,也不愿打扰了自己新婚生活,出去工作的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
结婚初始的日子,是齐鑫最开心的日子,和媳妇儿的事儿等待着新的生命。媳妇儿想,自己是新婚,又加之自己怀孕,所以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种似乎很平淡的生活。
直到儿子呱呱坠地以后,媳妇儿才发现其中的不妥。每次收拾齐鑫去父亲哪里拿钱,自己花钱也很不方便,再加上个小生命,总感觉自己的小家就好像寄付在公公身上,奶粉钱找公公要,孩子生病也得找公公要,就是自己添置一些衣服什么的,也得向公公要钱!再加上公公的左一句右一句的质问,她的心里就不服了!明明齐鑫就可以自己挣钱吗?所以她就和自己老公商量,让齐鑫出去赚钱,不管争多挣少,起码是花起来顺心。公公一听是儿媳妇撺掇着自己的儿子去挣钱,自己的轴脾气马上就上了,直接对自己的儿媳妇训导;”你算什么,刚进齐家们几天,就想指唤自己的老公做这做那,男人的事儿,哪轮到女人指手画脚!“媳妇儿心里很懊恼,再看公公趾高气昂的气势,以及家里的所有人的表现,无奈之下也就没再说什么!可是却滋生了心里的不满。
此后,小两口的矛盾就日益增多,齐鑫是儿子,自然不能说什么,还一边安慰媳妇儿,说,咱爸有一个项目,等等机会吧!说不上去就能发家,再说,以前我们也
媳妇儿:”以前是什么社会,只要有机会就好,可现在,人人都跟成了精似的,还能一直在这里守株待兔!’你要去争取!“可是,就这样小吵小闹中,退退进进中,又等了一年,但那个挣钱的项目还有来,媳妇儿不干了,她不想在再过这样的生活,她谁齐鑫说:”你就等着你爹的项目吧!你不去挣钱,我去!
于是,自己的媳妇出去挣钱,留着齐鑫在家里照看儿子。公公很是不满,可是儿媳毕竟不是儿子,会完全按照他的意愿生活!就在媳妇儿满心欢喜的沉浸在自己赚钱花的好日子里,公公又指责她的不是了,说什么打扮的花枝招展,衣服不得体,好好的良家妇女居然学起了化妆,刚开始,她也没在意,再说也没必要和公公计较。谁知后来却更严重,说什么红杏出墙,非要她刺了工作,要不就和齐鑫离婚!
儿媳生气急了,跟他大吵了一架,留下一句:“离就离,怕什么!”自己跑回了娘家!想着,过几天,气消了,齐鑫再把自己叫回去,就算凤平浪尽了!一个月过去了,齐鑫没来,两个月过去了!齐鑫还是没来!
在此期间,很多劝齐鑫的父亲,让他带着儿子去叫媳妇回来,也就没事儿了,可他就是不愿意!
最后还是在齐鑫的朋友的激励劝说下:齐鑫去了岳母家!这是半年以后,媳妇儿还算不那句话,你能不能像一个男人那样,负起责任来!我们得过自己的小日子,不能一直听从你爹的安排!妇儿在那一刻质问:“这是父亲的齐鑫默不作声,什么也没说成就回来了,留下他媳妇儿就在那里凌乱。
望着齐鑫远去的背影,她一刻才明白,也许男人是没救了,也许离婚是个不错的选择!媳妇儿的坚持,公公的不退让,齐鑫的不作为,终于在一年之后,齐鑫和媳妇儿办理了离婚手续,那一年,他们的儿子四岁。
于是齐家又回归了以往的平静,齐鑫在家擦桌扫地,父亲的执着一意孤行,这不,这个极品的老头,又不让孙子上幼儿园,说什么老师能教什么,干脆自己在家教自己的孙子数数识字,悲催的一幕又开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