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前与世人开的最后一个玩笑
(2010-06-29 22:38:29)
标签:
曹操司马懿为他人作嫁衣裳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裁缝垫脚石 |
分类: 过去现在未来之“我之观点” |
杨斌:“欢迎朋友到访!此文仅为本人看法。”
“死不安稳”之“七十二座疑坟”
——曹操死前与世人开的最后一个玩笑
“七十二座疑坟”——曹操死前与世人开的最后一个玩笑,亦是其一生最大的讽刺:为防本着财富而扒其坟的盗墓者,都“薄葬”了,还用得着搞什么“七十二座疑坟”(可是即使有七十几座假坟也是不够后来者挖的,干过盗墓贼的曹操是深知此点的。要想使所造的坟墓不因随葬财富、仇家、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被扒,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除计划者之外决不让任何人知道坟墓所埋的地点。因而当初参与下葬曹操的人员,最后肯定是被坑杀在坟墓中了,少说也得有几十具尸骨吧。这也是发掘到真正的曹操坟墓的一个重要旁证)?怎么就让后世许多人相信了“七十二座疑坟”里必有一座是真的呢?以曹操的奸诈多疑本性,“七十二座疑坟”必无一座是真的。曹操死前的府第或铜雀台下若有地宫,倒是有可能是曹操真正的埋骨墓穴所在。之所以要搞“七十二座疑坟”,是因为曹操有两怕:
其一、墓藏敌国财富,怕盗。汉宫、董卓、张鲁、两袁、吕布、荆州刘表……无法估量财宝俱为其所得,其中包括失踪的“传国玉玺”
【 后人有诗曰: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袁术已死,侄袁胤将灵柩及妻子奔庐江来,被徐璆尽杀之。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操大喜,封徐璆为高陵太守。此时玉玺归操。——文摘自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其二、其尸体必着皇冠龙袍,怕僭越。
【却说曹操身亡,文武百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来。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官僚挂孝,聚哭于殿上。
正宴会庆贺间,忽报鄢陵侯曹彰,自长安领十万大军来到。丕大惊,遂问群臣曰:“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忽阶下一人应声出曰:“臣请往见鄢陵侯,以片言折之。”众皆曰:“非大夫莫能解此祸也。”正是:试看曹氏丕彰事,几作袁家谭尚争。——文摘自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却说曹丕闻曹彰提兵而来,惊问众官;一人挺身而出,愿往折服之。众视其人,乃谏议大夫贾逵也。曹丕大喜,即命贾逵前往。逵领命出城,迎见曹彰。彰问曰:“先王玺绶安在?”逵正色而言曰:“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先王玺绶,非君侯之所宜问也。”彰默然无语,乃与贾逵同入城。至宫门前,逵问曰:“君侯此来,欲奔丧耶?欲争位耶?”彰曰:“吾来奔丧,别无异心。”逵曰:“既无异心,何故带兵入城?”彰即时叱退左右将士,只身入内,拜见曹丕。兄弟二人,相抱大哭。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丕令彰回鄢陵自守,彰拜辞而去。
却说华歆奏曹丕曰:“鄢陵侯已交割军马,赴本国去了;临淄侯植、萧怀侯熊,二人竟不来奔丧,理当问罪,丕从之,即分遣二使往二处问罪。不一日,萧怀使者回报:“萧怀侯曹熊惧罪,自缢身死。”丕令厚葬之,追赠萧怀王。又过了一日,临淄使者回报,说:“临淄侯日与丁仪、丁□兄弟二人酣饮,悖慢无礼,闻使命至,临淄侯端坐不动;丁仪骂曰:昔者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被谗臣所阻;今王丧未远,便问罪于骨肉,何也?丁□又曰:据吾主聪明冠世,自当承嗣大位,今反不得立。汝那庙堂之臣,何不识人才若此!临淄侯因怒,叱武士将臣乱棒打出。”——文摘自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操死后治丧留给后人的四点疑惑: 其一、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如果曹操的坟真的给扒了“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 的金棺银椁呢?);
其二、曹丕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曹丕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似乎不够远……按人子孝道是应亲自扶柩而还;“停于偏殿”似乎不够尊重……);
其三、曹彰居然都没有到“偏殿”“败绩”一下阿瞒老爸,顺便叨叨委屈……
其四、临淄侯植、萧怀侯熊,二人竟不来奔丧……(萧怀侯熊体弱多病姑且不论,临淄侯植可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啊,怎么可以“不懂孝道”呢?应可证“停于偏殿”的“曹操尸骨”是假的)
本文相关段落摘自罗贯中【三国演义】
前一篇:如花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