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变化”的蔬果》教学设计
(2010-05-01 22:59: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言半语 |
《能“变化”的蔬果》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
《能“变化”的蔬果》 |
|||||
学科 |
美术 |
对象 |
小学五年级 |
|||
学时 |
1课时 |
|||||
执教教师 |
金沙县城关镇中心完小 |
|||||
学情 分析 |
1、教材分析:此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大有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艺术爱好的作用。 2、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和盲动期,好动、善想、情趣高昂。设计一堂能“变化”的蔬果手工课,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并能设计和制作出漂亮的蔬果艺术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热爱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
|||||
导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蔬果的基本特点; 2、充分认识蔬果的色彩、形状和质感; 3.掌握一至二种蔬果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欣赏蔬果作品。 |
|||||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和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借助新奇的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表现和制作出不同蔬果美术作品。 3.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老师演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作,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挥艺术感知能力,让他们享受蔬果美术作品制作的乐趣; 2.激发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
||||||
教学重 难点 |
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欣赏与交流中认识、了解蔬果的外形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蔬果的各种造型,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塑造出奇特多样的艺术作品。 |
|||||
课前准备与资源 |
上课环境为宽敞的多媒体教室。 课桌摆放布局: 准备工具材料: 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蔬果实物作品、刀、剪等工具。 学生:每人准备几种蔬果实物,刀、剪、牙签等用具。 |
|||||
《能“变化”的蔬果》教学活动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
师生互动 激趣导入 |
1、激发兴趣引入。 师:观察老师手中的水果,老师会变魔术。 同学们,请看一段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的动物是什么做的?谁 能说说你看见了哪些蔬菜? 大家如果也想表演这样的魔术,那就和我一起来学习《能“变化”的蔬果》,板书课题。 2、图片欣赏。 课件演示图片,欣赏重点观察普通的蔬菜和水果是怎样变成鲜活的艺术形象。 |
学生观察并模仿 |
约5分钟 |
|||
演示观察 培养能力 |
教学活动之二 1、教师演示蔬果作品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过程中应请注意的问题,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2、学生制作,教师适时指导 3、实物创作 板书和出示制作要求。可以使用你喜欢的任何一种蔬菜进行单独创作,也可以将多种蔬菜组合进行创作。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互动、交流、指导。 |
观察制作过程; 掌握一定的设计制作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自主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
约16分钟 |
|||
展示作品 |
活动之三 主要由学生介绍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1、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讲明创意。 2、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 |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展开自评与互评教教师引导点评 |
约6分钟 |
|||
拓展延伸与小结 |
小结: 1、这节课大家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想象,动手创作,把最平常的蔬果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美术术品。 2、同学们可以运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创作出更完美的蔬果作品,以后还可以参加学校艺术节才艺比赛。 3、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想象和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滋有味,更加丰富多彩。 |
|
约3分钟 |
|||
板书设计 |
能“变化”的蔬果 一、特点:色彩鲜艳、形象动人、材料易得 二、设计与制作: 设计:概括、夸张、变形 制作:观察、取舍、切挖、拼接、摆放 |
适时与顺时板书 |
||||
课后反思 |
1、学生对果蔬作品的欣赏制作兴趣; 2、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方法的情况; 3、生生与师生互动情况;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拓展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