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假红包骗点击量的伎俩

(2020-05-17 20:54:14)
标签:

假红包

点击量

微信

分类: 随笔

用假红包骗点击量的伎俩

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微信,而微信经常出现一些不靠谱的帖子,甚至无中生有的谣言。所以,人们常说“微信微信,微微信。”但是许多人明明知道是不靠谱的帖子,也要转发凑热闹。另一个特点就是“红包”满天飞。

正常的红包是亲戚朋友之间在过年或者什么节日的时候,互相交流来往的小额红包;同时也有冒充亲戚朋友骗取别人钱财的案例,这些就不多说了。有一种红包诈骗术,虽然受骗者没有损失钱财,但却让你啼笑皆非,造成名誉损失。不但被冤枉你收了人家的红包,还要义务帮网络骗子扩大宣传、增加其点击量。

本来只要坚持不贪小便宜,骗子就无从入手,我一向都是坚持这个原则的。但是在几年前,我刚刚为中移动《神州行》充值300元,立即得到回赠话费100元(真实到账,当时“中移动”有这项活动)。碰巧,有个微信朋友转来一个帖子,说“中移动、中国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开展回馈客户送红包活动,并声称他已经得到两百多元红包,因为我刚刚得到回赠话费,因此就相信了,随手点击,立刻出现我可以领两百多元“红包”,而且可以立即兑现的回帖。我点击了“兑现”,立刻出现了“我已经得到两百多元红包,大家快来参与”的帖子,和我的微信好友发来的帖子一样,只是红包金额不同,还精确的小数点“分”,帖子要求转发三个微信群,就能兑现红包。我信以为真,照转。结果却出现“感谢你参与互动,红包将在月底结算”,这时我才知道上当了,原来这是一个自媒体假冒三大运营商的名义发帖,骗取点击量。我不但当了人家的义务宣传员,还要当“冤大头”,无中生有声称自己已经领了“红包”,诱骗微友点击。所以我立即在三个群进行“消毒”,请大家不要再点击,当然立即受到微友的批评。

自媒体为什么要骗取点击量呢?当然是为了扩大其影响,如果每个接到帖子的群友都点击了,他就有了大量的“读者”“粉丝”,自然在发行广告方面就占领了有利地位,最后是增加了广告费收入。虽然上当者没有遭受钱财损失,但却遭受了名声损失。明明自己没有得到什么红包,却在转帖中被对方强加上“我已经领了xxx.xx元红包”,其他微信朋友一旦转发,发现上当,当然要怪罪我这个转帖人。这就是“名誉损失”。最近,老伴也收到微信朋友转来的类似“收红包”的帖子,我让她试试点击,果然又是让你承认领了多少钱的红包,要求转发三个群就能兑现,还是老套路。现在当然不会再上当。而那位转帖子的朋友也吃了一记“空壳包”,一分钱未得,却被动承认自己领了“红包”,当了一次损失名声的冤大头。

某些自媒体除了用“红包”骗取点击量之外,还有利用“爱国”“养生”“安全”名义诱人点击的,往往是发一些貌似“爱国”的过激言论,挑动人们对国内外反华势力的义愤,或者抄袭一些很普通的保健知识,更为甚者,还有耸人听闻的“事故案例”说什么某人用煤气炉炒着菜接听手机引起“爆炸”的奇闻,其实如果真的煤气泄漏,可以闻到异味,只要打着煤气炉,爆炸就立即发生,何须等到接听手机电话呢?。最后就要求你读了以后,“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甚至还装模作样,装出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要求读者转发出去,救人无数云云。为了增加点击量,此类自媒体也在不断消费着人们的爱国心、追求健康的心和善心。对于此类帖子,我现在连看都不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