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2)
(2020-03-05 10:44:29)
标签:
韩信刘邦项羽萧何 |
分类: 故事 |
萧何月下追韩信(2)
这一集要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说说刘邦和项羽。
刘邦出身平民。年少时有点小混混行迹,后来混了个亭长位置(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小乡长)。别看他表面有点流里流气,其实内有乾坤,颇有领导气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对大臣说:“古往今来,天下只有两个半皇帝,一个是朕,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外半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从平民奋斗到做皇帝的,的确只有刘邦、朱元璋,而朱元璋所谓的半个皇帝是指李世民,他虽然也是靠真本事打下江山,但是他毕竟靠父亲李渊给他的兵马,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刘邦的长处就是有领导才能,善于用人,知人善任,他起事后,文靠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军事上重用韩信,最终成就大业建立汉朝。
项羽出身楚贵族,武艺高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称,性情豪爽耿直,不喜欢耍阴谋。可惜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动辄大开杀戒,不得民心。他怕软不怕硬,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当初起义抗秦时,曾与刘邦结为异性兄弟,共同反秦。后来项羽全歼秦军主力,刘邦却趁机进入秦都咸阳。项羽大怒,准备击灭刘邦军。项羽族叔项伯却连夜向刘邦告密透风,刘邦立即向项羽赔礼道歉,并声称入咸阳是为项羽开路,项羽立即心软,放过了刘邦。项羽的军师范增看出刘邦将来必是重大威胁,建议项羽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趁机杀之(这就是“鸿门宴”的来历)。项羽认为这是下三滥手段,不予采纳。宴会开始,范增又指使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要找机会刺杀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又是项伯以“对舞”为名护住刘邦,项羽对此却蒙在鼓里,还对闯入宴会厅的汉将樊哙以礼相待,赏赐美酒猪腿。气得范增暗地大骂“竖子不可教也!”宴会后,刘邦趁机率军远离。以后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大封天下诸侯,并封刘邦为汉王,放逐四川。刘邦在谋士们的策划下,暂避锋芒,率众入川。入川后,故意令士兵烧毁栈道,以打消项羽的疑心。韩信接受刘邦任命后,一面练兵,一面派人修复栈道。修栈道,修到牛年马月啊!谁都知道“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项羽彻底被麻痹了。后来韩信从另一个叫陈仓的地方出兵进入中原伐楚,也就是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韩信的确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有句话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说韩信指挥几十万兵马对垒的大战役犹如烹小鲜。韩信挥师暗度陈仓以后,多次用计挫败项羽军,消耗项羽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此后,汉军实力已经超过项羽军。但是,韩信认为还不是发动总攻的时机,因此暂时按兵不动。刘邦却以为兵强马壮,可以立即击败项羽。所以他不听韩信劝告,认为不靠韩信,他也可以击败项羽,悍然向项羽军发动攻势。结果,项羽以少胜多,把刘邦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刘邦差一点被项羽俘虏。此后,刘邦才不得不全靠韩信,最后消灭了楚项羽军,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韩信帮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居功自傲,有拥兵自重的倾向。这时候,当了宰相的萧何又向汉高祖刘邦检举了韩信,并且帮刘邦设计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对韩信来说,的确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刘邦来说,两次成功全因萧何。
韩信没了兵权,到长安当个空壳“王侯”,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最后如何“失于吕后之手”,请看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