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谦逊用语

(2017-11-30 09:04:05)
标签:

谦逊

文明用语

尊重

赏读

拜读

分类: 说文解字

浅谈谦逊用语

浅谈谦逊用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有笑谈称,某老外想学中文,有人将第一人称的“我”字有几十种表达方式告诉他,结果吓得他遛之唯恐不及。此乃笑谈而已,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一些礼貌、谦逊用语还是要懂一些好,免得有时候闹笑话。

1):从“我”说起:现代人不讲太繁琐的礼节,一般与人交谈时就直接“你我相称”,那是很普遍的。但是,碰到一些“老古董”一点的人,可能会用“鄙人”“在下”“窃以为……”这一类谦逊用语自称,你要是不懂,就可能以为对方以“下等人”甚至“窃贼”自称,那就可能闹笑话或产生误会。有的人称自己妻子为“贱内”“拙荆”“糠糟”,你就不能认为他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其实正是古汉语中男子对别人提起自己妻子时的谦逊之称,当然这也反映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是后来成了习惯用语,与自称“鄙人”是一样的道理。

2):“令”字表示尊称、客套用语:古文尊称别人的父母,叫“令尊”“令堂”,表示文雅与尊重。用白话来说就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显得太直接。有的人画蛇添足,称呼别人父母时说“你的令尊(堂)”,那就闹笑话了,这种例子还是有的。本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应该叫“家父(母)”,也有闹笑话的例子,对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时说:“这是我的令尊!”,使对方莫名其妙。毛病出在错误理解词意,不知此处“令”字与“尊”字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词意,应解释为 “你的父亲”。错误地以为“令尊”就是“父亲”的意思。殊不知用“令”字称呼对方,既是文雅用语,也有尊重对方的意思。在日常交往中,还常见有人很客气用“令公子”“令千金”来提起对方的儿女。如:表示对朋友家庭的关心,或问:“令公子考试成绩如何?”当然,用“贵”字表达,可能更客气,如“贵公子”“贵夫人”等

3):“赏读与拜读”:这是我们在博客交往中最常用的字眼。但是,也有个别博友用错的。一般说来,感谢或者请别人看自己的作品、文章,称“赏读”。如:“多谢赏读”“请赏读”“欢迎赏读指导”等客套用语。读别人的作品称“拜读”,以表示尊重。这是一般的礼节性用语,平辈、朋友之间都适用,对自己尊重的人、名人、上级的作品文章,当然更应该用“拜读”。但是对小辈或者文化程度明显比自己低的人的文章,就不能随便用“拜读”字眼,有过分谦逊之疑,很容易让对方觉得你不真诚,可能在讥讽他,而产生反感。当然特别熟悉者例外。我记得年轻时候,看到某知名地方晚报有一篇由其总编辑兼名作家写的文章,内容明显与我小时候所见所闻不同,于是我不知天高地厚,写文章纠正,还附了有关材料给报社寄去。得到的回复是:“你的大作经我们拜读,决定不予采用。”这样的语气,是讥讽,还是尊重?恐怕讥讽的成分多些。对一个无名小卒来搞,用得着称“大作”,还要“拜读”么?

“赏读”二字不能用错地方,它只能是请别人读自己的文章的谦逊用语。意思是“请你赏光读读我的文章!”对博友的点评回帖一般用“多谢赏读。”如果反过来,访问别人博客,读文章后说“我赏读了”,就不妥当,就有居高临下的意思,意思是“我给你面子读了你的文章。”当然,作为博友,我也不会计较。应该理解,对方只是用词不当,不是有意贬低别人。

4):“老夫”“老朽”与“老子”:

一般60岁以上的人,自称“老夫”,并无不妥,此词属中性词。但是也有人用谦卑词语“老朽”自称,带有点自嘲的意味,意思是“老了,不中用的人”。这个词语我偶尔也会用,只是自我调侃一下,一般都不用这个词句。

以“老子”自称就要看对象和场合,不能动辄自称“老子”。“老子”这个词首先是指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父亲对儿子可以自称“老子”,因为“老子”这个词句也有“父亲”的含义。如果一个年轻人,不看场合,不看对象,动不动就自称“老子”,就有狂妄自大之嫌。所谓“老子天下第一”就是典型的狂妄用语。通常见到一些人与别人吵架时,就三句不离“老子我……”,想占人家的便宜,当人家父亲。虽说是吵架没好口,但毕竟不是文明用语。什么情况下自称“老子”被群众认可呢?主要是对敌人,对外国侵略者。如抗日战争影片中,战士对着日本鬼子怒吼:“老子与你拼了!”这是有气魄的英雄表现。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还是少用最好不用“老子我”这词句,即便是对歹徒,也不用为妙。难道你想当坏人的父亲吗?

文明时代讲文明用语,拙作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朋友们的赏读兴趣,发掘出更多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文明、谦逊用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