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椰风蕉雨二十年》(二)

(2016-03-16 15:30:40)
标签:

沼泽地带

种菜

橡胶

歹徒

分类: 回忆录

回忆录《椰风蕉雨二十年》(二)
2)幼年时期

根据父母口述和自己的残存记忆,我在5周岁以前,家庭一直在坤甸郊区的河网村落中迁移周转。前文说过,坤甸郊区沼泽地带河网密布,许多村庄分布其中。我的出生地是“交旺村”,除此之外,我还记得有“双分港”“胡椒港”“老港”等村庄。印象最深的是“老港”,它是我们家迁居城市前的最后一个居住点。在这段时间里,祖父和父亲最初都是以种植为生,母亲又先后生下了老三、老四两个弟弟,后来,祖母、祖父也相继去世。因为在“老港”的大姑丈经营橡胶初加工的店铺需要人,我们全家也就迁到老港,两家合一家。

现在还有印象的是,当年祖父和父亲耕作的地方。母亲常说当年在“菜园内”如何如何,说明当时是种菜的。但是“菜园内”到底是在哪个村我就不知了。我记得,祖父还给我和哥哥每人弄把小锄头,教我们怎么样翻地种菜。家里种的旱稻只供自家吃的,不知是什么品种,收割时竟然不是整片一起收割,因为它不是整片一起成熟,只能用一种小工具把成熟的稻谷一穗穗摘下来,我也曾经凑热闹跟大人们一起去摘稻谷。所以我以为禾稻都是这样的,到后来未免闹笑话。

在“菜园内”,我还有点印象,屋顶和墙壁都是用一种叫“亚答”的树叶(类似椰树叶)编织起来的,其实就是“坤甸式”的茅草屋。虽说是单家独户,周围无邻居,那时候,父亲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周围的土人都怕他七分。所以,只要他在家,家里是很安全的。听母亲说,有一天夜里,几个贼人前来偷鹅,父亲拿起一杆红缨枪冲出门去,吓得几个贼人四散逃窜。可是,有一天,父亲外出未归,半夜里,贼人可能探知我父亲不在家,夜里又来偷鹅。我家屋外有鹅寮,里面关了十几只鹅,土人惊动了鹅群,鹅们大叫起来,偷鹅贼就变偷为抢。家里只有年老的祖父和妇女儿童,祖父也不敢出去驱贼,只是在屋里大声责骂。然而,偷鹅贼人欺我家只有老弱妇孺,在屋外发声威胁。祖父只能拿着锄头守在屋内,防止贼们进屋,贼人要是攻进来,只能是拼老命了。好在贼人只是抢鹅,也不敢犯屋,鹅寮里的十几只鹅还有一些鸡,就这样让他们抢去了。第二天父亲回来,也无可奈何,因为那时候兵荒马乱,投诉无门。就算知道是哪个土人歹徒干的,也没有证据。在那种形势之下,守住门口还可以,出去兴师问罪无胜算。

我还依稀记得,有一次,父亲撑一艘大约载重几顿的木船运蔬菜和沙葛到市里卖(批发),也带上我和大哥,河水清澈平静,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烈日当空,我们哥俩躲在船舱里,父亲一人在船尾不断地摇撸,也不知道到底摇了多长时间,后来怎么回到家,我都记不起来了。现在想起来,当年父辈的确很艰辛。

大姑姑出嫁以后,随大姑丈到“老港”生活。大姑丈文化低,但是赚钱手段却比我爸高明得多。他在“老港”开了一间橡胶初加工的商店。这种经营方式是向当地原住民地主租一片橡胶林,店铺设在河边(便于运输)。招用当地工人每天清晨割橡胶,把橡胶汁初加工为原胶片,晒干待运。工人生活必需品可以在店铺赊账记数。定期把成批的橡胶运往橡胶厂出售后,割胶工人便来结账,割胶工钱抵扣商品欠款后,余钱找给工人。这种经营方式获利较丰,只是危险性大,因为每逢出货日,歹徒知道你家里有钱,可能夜间就会来杀人抢劫。为了店铺的安全,我父亲就举家搬到“老港”,协助大姑丈经营橡胶加工店。店里有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大汉,加上柜台后摆上两把抢棍类的防身器械,具有威慑作用,贼人自然不敢贸然来犯。

(待续)下一篇:(3)《高风险的营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