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洋趣闻:木骨水泥屋

(2015-09-27 16:32:42)
标签:

建房子

木骨

水泥

分类: 回忆录

南洋趣闻:木骨水泥屋

木骨水泥屋,这个名词恐怕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五六十年前印尼西加里曼丹坤甸市的建筑特色。坤甸是我的出生地,我经历了二十年椰风蕉雨的生活,才回到我梦魂牵绕的祖国,当然对那里的事物记忆还是深刻的。

西加里曼丹坤甸市地处卡布阿斯江冲积平原沼泽地,土地松软,如果要建像样的钢筋水泥屋,在打地基这方面要花很大的本钱,造价很高,不是谁都出得起的,只有极少数大富翁才能建这样的房子。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坤甸市,不管是商铺还是住宅,普遍都是木屋。由于沼泽地带土地松软潮湿的关系,房子一般都是有“脚”的。因为当时加里曼丹有大量的原始森林,盛产优质的木材,而其中最有名的木材就是“坤甸木”,也叫铁木,潮州人称之为“盐柴”。此木坚固异常,不浮于水,长年水浸而不腐,用来当桩打入地下当屋脚,经久耐用。经济条件好的人可以全用坤甸木做整间房子的材料,从骨架、墙壁到地板都用坤甸木。而把坤甸木锯成薄片在屋顶排成鱼鳞状做屋瓦,则是很普遍的做法。当地的潮州人称坤甸木为“盐柴”,因此,纯坤甸木建的房子叫做“盐柴厝”。普通人家只用坤甸木做地基脚和地板,骨架和墙壁就用其他优质杂木。

由于木屋最怕火灾,一旦有一家失火,就殃及一片,火烧连营。因此后来人们就从水泥这方面想办法。那边建房子,不像我们这里,地基结实,很容易建砖木结构的房子,用石块做地基,用砖垒墙壁。而沼泽地带土层松软,砖木结构的房子负荷太重,地面承受不起,怎样做到房子既防火又轻便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是个好主意。于是,人们在建房子的时候,,想到用木柱做骨架,糊上水泥浆做墙壁的办法,做成“木骨水泥屋”。当地的潮州人把这种屋叫做“士明厝”,此名可谓中外结合,“士明”是印尼语“水泥”的意思,“潮州话称屋子为“厝”。中外语言结合就叫做“士明厝”。这种房子最多可以建三层楼。

造房子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先选用横截面15x15—25x25厘米的坤甸木柱子做地基屋脚,打地基的时候把木柱削尖,用大螺丝锁上十字架,这样打入地下的时候,十字架就起了防止屋脚下沉的作用(如图)。南洋趣闻:木骨水泥屋
竖起打桩架,用人工打桩把木柱打入地下,一直打到打不下去为止,按照设计图纸把所有的屋脚打下后,把屋脚锯平整,按屋子的平面图用拼凹凸木榫拼接的办法装上平面木柱(横截面约10x10厘米左右),在在这个平面基础上竖起墙骨架,每隔一米树立一根方形柱子(横切面也是10x10厘米左右),然后在整排的立柱之间插上横杠,整个墙面形成一个个一米见方的格子,(如图)南洋趣闻:木骨水泥屋
这些工序全部用榫接法,木榫接上后加木栓钉固定。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如法炮制,楼层平面可以用木板,也可以浇灌钢筋水泥楼面。水泥墙面怎么做呢?先在墙骨架外侧钉上铁皮条,形成网状,然后在外侧钉上模板,这时墙壁内侧就形成了许多整排的一平方米的格子,在格子里面糊上水泥砂浆,过十天八天后,水泥浆硬结了,就把外面的模板拆下,墙面基本形成,再用水泥砂浆把外墙批荡平整,墙壁就完工了。屋顶可用坤甸木片做瓦,也可以用钢筋水泥面,但是平面的钢筋水泥屋顶容易爆裂漏雨水,还是人字形屋顶为佳,这也是我们家当年建房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木骨水泥屋”,潮州人称“士明厝”。时至今日,当地建房子基本上还是这种办法的延续,因为木材已经没有那么丰富,建房的时候当然要从节约木材的角度来考虑。至于如何改进,我也不得而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